。
”
“我的同学里,倒是有个来自山河省的,他的家乡虽然离沁城市有将近一百公里,不过,他听说咱们要来这边旅游,特意打了电话给了解沁城的亲戚,不光有从首都到沁城市的列车路线,还有两家不错的旅馆……哦,辰国这边的旅馆都叫招待所。
”
“啊!坐了八个小时的火车,我只吃过两个小面包和一瓶可乐,现在都快要饿昏了。
咱们是先去找地方吃饭,还是先找到招待所放了行李再去吃?”
“咱们还是先找招待所吧?我同学给我的提示里,就有这一条。
毕竟从火车站到招待所,是不能叫出租车的……虽然辰国首都和海城港城这些大城市都有出租车了,但是在沁城肯定是没有的。
咱们必须得坐公交车……”
“好吧!那就试试咱们的生存能力吧!”
三个外国年轻人操着半生不熟的辰国话,问了好几个路人,才算是找到了车站,跟一大群人挤上了公交车。
这猛地来了外国人小年轻,还一来就是仨,好奇又稀罕的沁城人还是自觉不自觉地给这仨人留了一小块空出来的地方。
而且在快要到站的时候,还会提醒他们。
在图书馆站下了车,三个人又问了一次路,就找到了图书馆旁边的招待所。
刚刚走进招待所,他们就眼尖地看到门厅的玻璃橱窗里贴着的中央日报。
沁城市的重大考古发现,几乎占满了整幅版面。
除了占据着最醒目位置的中央日报,还有好几份其它报纸。
比如辰国周报,山河日报,沁城晚报等等。
虽然都是报道同一件事,但这些报纸的重点又各有不同。
像辰国周报,上头除了配了凤凰骨和龙虫壳的照片外,还配了专业和非专业人士根据这些骨头画出来的凤凰和龙虫模样。
而沁城晚报呢,则利用地利的方便,采访了半堆村的村民们和村长,又搜集了附近许多相关的民间传说,连载了它两个多星期,到现在还没连载完呢!
三个人相互看看,都笑了。
他们果然来对地方了啊!
他们都是神奇生物爱好者,也是探险和户外爱好者。
对于神秘和有异国情调的事物,都是沉迷其中,没法自拔的那种。
也正是因为这个猎奇的原因,让他们这些生活在发达国家的年轻人,放下对辰国这个东方邪恶贫穷大国的恐惧,不远万里来到了辰国留学。
来到辰国两三年,各人对辰国的印象,都有了不小的变化。
这次辰国的考古发现,在各大电台和报纸上都有重点报导。
他们这些神奇生物爱好者,又怎么可能错过这个热闹。
这不,小圈子内聚会,说起来就一拍即合。
就结伴来沁城市考古旅游了。
“我叫杰克,来自骁国,是首都国际学院的学生……”
“我是黛丝,兰国人,也是首都国际学院的留学生。
”
“莫文,芙国人,我是一半的辰国人,首都大学的大三生。
”
柜台后的服务员一边登记着信息,一边忍不住多看了这三个老外几眼。
她在招待所上班五六年了,这还是头一次接待外宾呢啊!
这老外长的吧,就是跟辰国人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