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年代:开局退伍回家 第91节

首页
    以前修理厂的人,师傅也好,徒弟也罢,基本都会简单的开车。

    一些被修理的车子,如果修理工无聊的话,也可以在厂里练手玩。

    可如果跟真正司机比,他们考证的时候,要求可多了。

    这样说吧,这年代能考到驾驶证的司机在后世都是可以当教练的存在。

     罗成和张主任商量了一下,愿意去运输队的,就按照实习司机工资发,也算是正式工。

    三十八块一个月。

    再对外招一个有证的司机过来,当运输队的队长,以后汽车厂肯定有自己的正规货车的,申请购买不到,以后就自己造都行,最多买点进口汽车玻璃。

     商量的差不多了,就让张主任去安排了,工厂里还有六辆三轮货车,先挂靠四辆去运输站。

    然后安排人事部的去招工,本来就不多了的待转正学徒工,又要分配几个去当驾驶员,等过几天所有组装配件来了,组装人手都要成问题。

     就算搞流水线生产,也要懂的人检验。

    新招的临时工,啥都不会的,到时候就一个人负责一个部件的安装。

    不需要对方明白这样安装的道理,就只要按照一个标准一直安装下去。

    比如固定发动机的,你别管为什么要安装在那个地方,就无脑固定就是。

     焊工师傅,有些部件点要焊接的,也不需要懂是用来做什么的,拿一卡尺,量好距离焊接过去就是。

    而且真正会全套组装的人,就负责最后的检查都行。

    否则一个月目前八十辆的生产量,全靠现有的这些会安装的人来弄,可能忙个不停速度也快不了。

     就算八十辆的产量能完工,以后产量再增加呢。

    而能全套组装的人又能有多少,汽车厂里这些组装工能上手快,那是有修理汽车的经验懂一些原理。

    这样的工招都招不到,修理厂之外懂修车的,基本上都是司机,司机工资不低,懂修车也比不过修理工。

    人家不会来,招汽车司机学徒过来,修理方面也可能就是一个基础,顶不了用。

     没时间培养技术工人的时候,只能依靠流水线的方式来生产。

    然后新的学徒工,熟悉了一条生产线后,觉得有机灵点的或者做事稳重点的,就一直轮换组装其他部位,等全部会组装了,也就成为正式工老师傅了。

     工地那边,除了像房间这种结构的房子还在修建。

    那种只有四堵墙,空荡荡的厂房,已经成型了。

    目前都没有搞二层结构以上的楼房,暂时不缺场地,为了速度,什么都建设一层的就好了。

     现在是在铺设水电和道路了,也就几天的工服就可以交付使用了,先招五十个学徒工过来,就算是去街道办招,一下要几十人,也要几天时间安排人过来。

     但因为工人熟练的问题,扩张也是要缓缓的,缺人可并不缺啥也不会的人。

    这时代都是师傅带学徒的教导模式,培养技术工也慢,一个师傅最多带两三个徒弟,又是考验人品,又是讲究这个那个的,没个几年别想出师。

     去街道办招工的事情,就让人事部的刘云去解决了,刘云来工厂第一天报到的时候,第一件事情就是去挖了两个人过来,他成为了股级干部了。

    顶着一个科长的名号,这学徒工招工的事情,安排到什么部门去的,跟刘科长说一声就行,其他的他自然会去跟各部门沟通安排人进去。

     各部门的人手现在多了,罗成在办公室里,还是真是可以清闲一些了。

    每天来交代一些事情完了之后,除了某些部门人手不够,事情完成不过来,才会来请示罗成。

    现在只要忙的过来的事情,都不会来找罗成。

     而因为是人手不够的事情,大家也只要去找刘科长了,学徒工直接招,正式工就来汇报一下。

     坐在椅子上,烤着火看着报纸,不知道有多么闲情逸致,只不过这年头的报纸都是上面的精神学习指导内容为主,偶尔报道一下地方事迹新闻。

     现在唯一能打扰到罗成的,就是徐海棠好像是为了刷存在感,每天卡着一个时间,先是念报,然后播放收音机,听一首这年代的歌曲或者戏剧啥的。

     报纸看累了,找了个凳子把腿一架,大衣往身上一盖,罗成就打起盹来。

    等饭点的铃声响起,罗成就去吃饭,也不用提前去打饭菜,就这样,人家工人还感觉罗成亲民,打饭菜都跟工人一起。

     下午,也是大家都各司其职,最多就是来汇报一下工作的。

    而继续接着偷偷睡觉的罗成,突然发现一个问题,以前工厂人少,很多少事情没办法,只能亲历亲为。

    但现在不一样了,虽然现在每天来都是要处理一些事情,但好像有点不对。

     现在既然大家都各司其职了,但来汇报工作的时候,依然是随机性的。

    这完全打扰了罗成安心在办公室睡觉呀。

    而且他当上厂长后,从来没有当过真正领导的那种感觉。

     做为懒人思想的他,主要是以前没当过领导。

    现在一清闲下来,突然想起一个事来。

    他卖笔,以前的修理厂除了张主任当厂长外,安保队的张队长勉强算一个干部,而且业务单一。

    所以以前是修理厂的时候,就没有会议室。

     而现在大家左一个来汇报又一个汇报,而且各部门也不知道罗成一些发展思维。

    如果各部门每天早上开个会,该汇报的汇报,有事情其他部门也可以听一听,这样也可以更有效的沟通,以后有事情都统一汇报和提意见。

     会议文化是得要的,可能有些部门清闲的会嫌弃每天要开会。

    但罗成开的是班子会议,跟后世一些部门也天天开会不一样。

     必须立刻实行会议模式,哪怕是每天早上开个十来分钟会议,各部门起码也能清楚上面的决策。

    现在罗成每天找张主任商量这商量那,但商量出来的事情,又要去通知其他部门。

    那是真的浪费办公效率。

     每天开个会,事情全部交代下去,下面有事上报上来。

    罗成轻松了,大家也更方便沟通了。

     第208章新车间建设完工了 一个地区如果有一个大厂,一些在工厂附近的城市居民,很多工人可能都是一个工厂的。

    临时学徒工,如果不是内部招工,都是找的街道办。

    而街道办只允许招管辖范围内的待业青年。

     而招正式工,人事局推荐的人一般也是优先区域范围内的。

    除了中专生和大学生这种包分配的人才类型,工厂利润不高效益差的企业地方单位是不会给你分配大学生这种人才的。

     汽车厂一下就招五十个学徒类型的工人,这让街道办的肖主任可高兴死了。

    城市里的居民一般有事都找街道办,除了街道办本身是负责矛盾调节之外,就是因为很多人找工作都只能依靠街道办解决。

     有工作的人,犯了事,跟街道办要是还有矛盾的,肯定直接就找上你单位了。

    没工作的,也基本上街道办说什么听什么,不听难得还指望别人能替你安排工作。

     一下就招五十人,有些小的工厂总共都没这个人数。

    有这个招工指标,对于街道办来说这就是权力。

    一下招这样多人,够街道办下面的人来瓜分了。

    街道办内的普通办事人员,谁没有认识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