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24章 石见银山

首页
    。

    所以想听听黄来福的看法。

     黄来福微微一笑,拱手从容道:“皇上,微臣的提议,还是向民间发布国债或是债券,我大明富户极多,只要方法得当,筹款数百万两银子,也只是在区区之间!而且银子取之富户,不但与国无损,不需与民加税,还可以促进我国朝财富之流通啊。

    ” 万历帝微微抚须,道:“朕也想过这个方法,只是,到时这债券如何偿付呢?” 黄来福道:“微臣的方法是,朝鲜乱平后,一是让日本国赔款,以解我军费所用。

    二是强迫日本国与我大明签订条约,开辟各个通商口岸,我大明商人在倭地享有种种特权,可以给于无限量的贩卖。

    要知道,我大明的商品,在日本国一向广受欢迎,大明的一个铁锅,在日本国都可以卖到一两银子一个,更别说别的大明商货了。

    如此一来,债券发行时,我大明的商贾富户定会踊跃购买,而以这样的条件互换,那些商贾们也是愿意的。

    我等也可不费一两银子,取得大把的钱财了。

    ” 眼下大明沿海虽然与包含日本在内的各国贸易兴旺,不过大明对日本的贸易,还是有着种种限制,也不会深入日本内地,这也是为什么丰臣秀吉在明日和谈时,要加上准许两国通商贸易的条款了。

    如果如后世的租界一样,大明在日本各地开辟多个通商口岸,大量的大明商品向日本倾销,自然可以赚来大把的钱。

    这是许多大明商贾们乐意看到的。

     万历皇帝惊惊讶地道:“与日贸易?这数年封贡之谈中,那倭人不就是想与我大明贸易,以前还未曾答应?为何打了胜仗后,反而要答应了?” 黄来福道:“皇上英明,一语中的。

    不过这其中是有区别的,以前是倭人不恭,也担心在贸易中,有倭寇借机上岸劫掠。

    不过在如在倭地开设通商口岸,这却是有本质的区别,我们是胜利者,倭人丧胆,己不敢再起非份之心,商贾们又在日享有种种特权,扬眉吐气,且贸易之地是在倭地,所以不会再有倭寇上我大明之地来!而且重要的是,以日人之利,换商贾们之财,这是两全其美之事啊。

    ” 万历帝深思,最后点了点头,道:“如此也可行!” 虽说黄来福说话中用语有些古怪,不过万历皇帝还是听懂的,他心情愉快起来,从大明商人那取来几百万两银子,将来让日本人来还。

    加上可能的赔款,支付大明的军费之余,说不定还有赚。

    这让万历皇帝对黄来福暗暗赞赏,整个大明中,只有黄来福想得出这样的方法,真是人才啊。

     黄来福又道:“此外,日本国虽然国小地穷,不过我大明如打胜后,有一倭地,是一定要让倭人割于我大明的,如他们不答应,就算派水师浮海硬抢,也要抢到手!” 万历皇帝哦了一声,道:“何地,如此重要?” 黄来福道:“据臣所知,日本石见国东部有一银山,名为石见银山,是日本国最大的银矿所在地,该地不但供给日本国内七成的白银,每年还输银百万两到我大明江南之地,除此外,该银山出产的银子,还大规模的被红夷人带往西洋,用于各国贸易,真正是一座银山啊!如我大明占得,每年获银百万两,只在反手之间!” 日本国石见银山,共开采四百余年,极盛时,这里的银产量占世界银总产量的三分之一。

    真正可说是一座金山银山,不论谁占了,都立时富可敌国。

     听黄来福这样说,万历皇帝朱翊钧,眼中顿时散发出了夺目的光芒!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