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10章 申明亭前

首页
    第210章申明亭前 大明在各地县乡大村都设有申明亭与旌善亭,里长甲长专门在这里张贴榜文,传召诸事,讲解《大诰》、《大明律》等,或是由德高望重的耆老受理当地纠纷,彰善抑恶,申明教化。

    城乡各坊里厢,例置二亭,县治之有图者,也多半标明二亭的所在。

     胡林村也是如此,作为一个大村,同样建二亭于村西口的路侧,百年来,这里一直是胡林村用于宣扬教化、惩恶扬善、争辩是非、公众聚会的场所。

    在这个四方形的亭子里,每每地方官吏布告政令,晓谕乡民时,便到亭中间的板榜来张贴,县官下乡视察民情,也常在亭内宣示条约,训饬阁里。

     更多的,胡林村申明亭还是作为村中老人宣讲教化,剖断当地争讼之事。

    照明太祖《教民榜》的规定,民间户婚田土斗殴相争一切小事,不许辄便告官,务先要经由本管里甲老人理断!不经由里老理断的,不问虚实,先将告状人杖断六十,仍然发回里老去评理。

    所以每当村中有人为非作歹,老人就把他的恶行书写出来,张贴亭中,以达到惩戒的效果。

    村中如果有纠纷争议,难以了断,村里就就呜锣聚众,在申明亭进行公议。

    村人均可参加评议,对谁是谁非进行公断,最后由老人决议。

     长年日久,胡林村的申明亭与旁边的旌善亭,己经惯例成了村民们公议聚会的地方。

    这一次的,胡林村村民们又是全部集中在申明亭前,如同一次全村大会般,主要是为了此次皇庄之事。

     几个里甲乡老站于亭内,还会矜持些地交谈。

    而在亭外的场地路口上,村民们没有形象地或坐或站,人人都是交头接耳,窃窃私语,议论纷纷地发表着自己的言论。

    听村中消息略为灵通的老人说,昨日里,那位来到村中的竟是名头极响的黄大总兵,他从山西镇来到京中,现在又来到胡林村,准备进行什么皇庄“新政”,这关系到村民们的饭碗前景问题,当然由不得各人不关注。

     别看胡林村只是一个村庄,但是黄来福的名声,村民们不是没有听说过,远从几年前的塞内外扬威,说书先生们来过村中传唱,近到这些年的《五寨堡新闻报》,都不时进入各人耳中。

     前些时日里,还有一个说书先生从县上下来,说了几个众人感兴趣的故事后,便从手上拿出一个《五寨堡新闻报》,声情并茂地唱起报来,别说,各人还是听得津津有味,那报上啥都有,从朝中大事,到地方小事,从商事到民事,从塞内到塞外,应有尽有,直让众人有耳目一新之感,原来天下间还有这么多的新鲜的趣的事,直叫众人大开了眼界。

    从那天起,听说书人唱报,便成了胡林村民们一个时新的爱好。

     黄军门的名声大家听多了,从报上得知,也知道了他五寨堡的种种事情,不过以前大家只是当个故事听罢了,毕竟离得自己太远,而且大家也己经习惯自己的生活了。

    不过眼下这个传奇人物竟来到了胡林村,由不得大家不新奇。

    畏惧的同时,大家也纷纷远远的围观。

    不得不说,那黄军门还真如报上所说的那样,典型的一个边镇大将的样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