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04章 奇技局、农场效应起

首页
    便协同好友来到了五寨堡,向奇技局献上了自己的构思思维与实物。

    黄来福一见之下,却是震惊不小,没想到十六世纪末的钢筋混凝土在这里出现,这可是极好的建筑材料,想想后世高层建筑的大发展,或许大明建筑业的发展大契机就在这里。

     当下黄来福毫不犹豫,下令重奖凌峰,奖金一千两银子,以后他的钢筋混凝土如有商贾使用,还必需向他交纳一定的红利。

    奖后,黄来福还宴请了凌峰等人,席中,他提出的一系列改良发展建议也让凌峰各人佩服得五体投地。

     回到家后,凌峰颇有衣锦还乡的味道,消息传出,整个岢岚州当地都轰动了,没想到才整个破花盘,就能得到这么多的赏金,真让人难以置信。

    而奖金一千两银子,放在后世来说,就是六十万人民币,对于凌峰这样的破落家道来说,如果省点使用,不说一辈子,也足以让家人几十年内衣食无忧了。

     而凌峰受奖后,原来整日责骂他的父母妻小,立时换了一张笑脸,逢人便说自己这个儿子有出息,自己家人是如何的支持他搞创意,才有今日的成果。

    而原先因为凌峰爱好杂学,使得家道越发破败,当地人对他的冷嘲热讽,也转眼不见了踪影。

    明末风气奢华,商事大兴,各地颇有些笑贫不笑娼的味道,只要你能赚到钱,那就是本事,管你是文人还是商人还是匠人,也管你搞什么。

    凌峰的例子,让很多人心动起来。

     至于事件的另一位主角武小桂,也颇有无心插柳柳成荫的味道。

    武小桂本是神池堡大煤矿一位普通的矿工,因为五寨堡及周边军堡州县这几年的发展,需要的煤铁越来越多,这让神池堡大煤矿及神池堡大铁矿的开采越来越兴旺。

     矿石开采出来后,最重要的是运输问题,起初,不论是神池堡大煤矿,还是神池堡大铁矿,都是采用背煤背矿的方式,当地矿工及一些妇孺,人人乌黑,人背肩挑的,从矿井中,背出一筐筐的煤或是矿石。

    这样的结果,是劳动效率非常低,远远不能满足需求。

     后来各矿山中出现了拖筐运煤或是矿石的方法。

    这种拖筐,比人工的肩挑身背,会快捷些,不过缺陷还是很多。

    武小桂在煤矿中做工多年,当然深知这其中的问题,他是个机灵的人,平时也在琢磨如何多运矿石,有一天,他想了一个法子,就是从山上向坡下平放两股圆木,让中间的距离相同,一根接一根地摆到山下。

    装满矿石的斗车,就可以顺着两股圆木往下滑,一直滑到山下。

     这样的方法,由于制作简单,由上向下运送重物也很省力,一时大受各矿山欢迎。

    武小桂也成了神池堡的知名人物。

     年末时,黄来福设立五寨堡奇技局,许多工友便怂恿武小桂前来奇技局试试运气,看过文书代写的详细该物说明后,黄来福同样震惊,这就是十六世纪末的木头轨道啊,换上铁做的轨道,就是铁路的铁轨了,或许有一天,火车也能提前在大明出现也不定。

     不用说,黄来福同样下令重奖武小桂,奖金同样是一千两银子。

    消息传出,加上《五寨堡新闻报》的推波助澜,成为轰动一时的话题。

    而武小桂骤得大奖,自然是一连晕呼呼了多日,这个普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