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沈惟敬推出斩首,沈惟敬吓得魂飞魄散,连连跪地求饶。
黄来福心中一动,按在这个时候,宋应昌麾下的行军参谋李应试,就应该出来阻挡献计,然而此时却见不到一个人影。
黄来福出声道:“提督大人且慢。
”
众人都是疑惑地看向黄来福。
黄来福走到李如松身旁,低语道:“暂不杀沈惟敬,可将计就计,阳遣维敬通款,阴出奇兵袭敌。
此为明修栈道,暗渡陈仓之计。
”
李如松缓缓点头,又与宋应昌耳语。
宋应昌也是非常赞成,当下他吩咐手下侍从将沈惟敬打入大牢,慢慢处置。
沈惟敬逃回一条命,早己全身虚软,只是感激地看了黄来福一眼,就被众侍卫拖拽去了。
虽是有了沈惟敬这个插曲,然而大军出兵计划不变,当天下午,四万精锐明军,在李如松及宋应昌率领下,浩浩荡荡往东边的朝鲜国而去。
数万明军,经过通远堡,经过定辽右卫等地,蜿蜒如一条长蛇般。
最后大军跨过了鸭绿江,来到了朝鲜国境内。
朝鲜国王李昖亲自在江边迎接大军的到来,在这一刻,他落泪了,天朝真的派大军来救援他了。
只有朝鲜大臣柳成龙却是皱起眉头,他认为明军太少,此时在朝日军有近二十万人。
就算这四万明军再勇,怕也是无济于事。
不过他不敢说什么,只是一声叹息。
明军到了义州时,正好这天是除夕夜,朝鲜国受大明影响极深,众多的民俗,和大明如一。
这天里,宋应昌与朝鲜国王李昖一起,犒劳入朝大军。
吃饺子,点灯以辞旧岁,迎新年等。
黄来福的数千山西兵,还找到了一个唱蒲州梆子的戏班,找回了一些家乡的感觉。
由于己经到了异国,所以黄来福动了逛街的心思,不过触目所见,就是朝鲜国的贫穷。
眼下的义州,己经算是朝鲜国王李昖的盘踞之地,不过城墙高不过八尺,都是用乱石简单的堆砌。
城内街道民居错杂,举目所见,都是些低小的草房,各门前都是污秽无比,显然朝鲜人的卫生习惯很不堪。
处处是穷山恶水,荒陋的城镇小村,穷苦之极的国民。
无论是当时的生活水准,还是房屋建筑,还是城镇规划,朝鲜国与大明相比,都是一个天一个地啊。
怪不得朝鲜国上下都对对面的大明城镇羡慕无比,能偷渡的,就尽量偷渡。
随便一个朝鲜文人到大明边地小镇旅游,回来都是称赞:“……繁华富丽,虽到皇京想不更加,不意中国之若是其盛也。
左右市廛连互辉耀,比雕窗绮户,画栋朱栏,碧榜金匾,所居物皆内地奇货也……”
黄来福却是突然心情很坏,如此穷苦的国家,自己当时还想让朝鲜国代偿平乱军费,现在这个情形,如果让他们来让代偿军费,就是还个两百年,也还不起啊,看来只能指望日本人了。
唯一让黄来福有点异国游乐趣的就是朝鲜人的服饰了,虽说他们受中原文化影响深刻,但还是有点不同的。
朝鲜成年男子每人头顶上都带一顶大檐帽,因身份不同,帽子的质料,形状不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