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寨堡军营中,几个宣传队的姑娘们正在高歌。
眼下的五寨堡军营,己经成为镇城下平叛军队中最受欢迎的去处,只要能进来,顺带吃饱喝足不说,还可以听听军营内的姑娘们唱歌,真是一种享受。
不过由于前些时间来的人流太多太杂,为了安全起见,眼下的五寨堡军营,除了外营的一些高级军官外,余者皆不得进入。
此时五寨堡军营内戒备森严,因为今天,可有好几个总兵级别的军官来访,这些人分别是宁夏总兵官萧如薰,宁夏副总兵官麻贵,还有他两个部将马孔英、麻承诏。
还有征西将军董一奎,和他的兄弟董一元。
还有宁夏副总兵官李昫,带着部将吴显、赵武、张奇等人。
此外还有李如柏、李如樟兄弟二人也在一旁相陪。
这些人都是黄来福在历史上久闻大名的人物。
那萧如薰原是宁夏参将,因和夫人杨氏坚守城池,抗住叛军数月的攻打而出名,被万历帝知道后,火线升为总兵官。
此后萧如薰先后担任过大明七镇的总兵官,史书评价他,每守一镇,都表现得特别稳重,有很大的建树。
这位老兄不但打仗厉害,还非常善于写诗,可称为儒将,和当时很多文人墨客交往,此时黄来福看他,年在三旬左右,相貌堂堂,神情坚定,果是厉害人物。
还有那位麻贵,更是猛将兄。
麻氏家族和李氏家族一样,都是军将世家,家族中同样都是群星云集,猛将倍出。
当时就有“东李西麻”之称。
麻贵之父麻禄,著名的大同参将,后官至宣府总兵官。
麻贵兄弟麻锦,同为猛将。
还有麻贵自己,更是不得了,不论是在宁夏之战,还是将来的朝鲜之战中,都是大放异彩。
而且他的军功可说都是自己苦战而来的。
麻贵今年五十岁,满脸的风霜之色,是一个老军伍了。
明隆庆年间,他担任大同新平堡参将。
鞑靼入侵边城,山阴、怀仁、应州相继被攻陷,只有右卫城在麻贵与其兄麻锦带领家人与军民合力据守下得以保全,麻贵以功在明万历初年授大同副总兵。
万历十年麻贵以都督佥事充任宁夏总兵,不久又调任大同总兵。
万历十九年被弹劾,谪戍边。
宁夏镇乱起后,他又被起用,为宁夏副总兵官。
从年轻到现在,他可说是饱受沧桑了。
黄来福特别注意他一些,不是因为他英俊,而是因为宁夏之战后,麻贵会升任为延绥镇总兵官,就在自己山西镇身旁,将来两人可能会有大把的合作机会。
至于董一奎,董一元兄弟。
董一奎也是个人物,曾任都督佥事,先后镇守山西、延绥、宁夏三省边防,以勇猛著称。
万历20年,他佩征西将军印,镇守宁夏。
其时,叛军据守城池。
董一奎不得入内,就在城外办公,八十多日昼夜不解铠甲,致使铠叶被汗水浸蚀透孔。
在朝鲜之战中,也有不凡表现。
今年约在五十多岁,是个耿直人物。
他的兄弟董一元,同样为猛将,现己年近五十了。
嘉靖年间时,董一元任蓟镇游击将军。
当时土蛮、黑石炭等部万余骑兵进犯,总兵官胡镇率兵抵抗,董一元功劳最高,升任石门寨参将。
隆庆初年,他在棒槌崖大破敌军,又是军功最高,升任副总兵,驻防古北口。
万历十一年,董一元以都督佥事衔任昌平总兵官,不久移驻宣府。
万历十五年后,又移驻蓟州、宁夏、延绥等地,朝廷进封他为都督同知,兼中府佥事。
万历二十年宁夏之乱时,董一元率部趁蒙古河套部后方空虚,出塞抄袭,捣其大营,斩首3000余级。
最后积功升为辽东总兵官。
他先后镇守边关要冲,军功卓著,与当时的麻贵、张臣、杜桐、达云并称边关虎将。
最后是宁夏副总兵官李昫,这位老兄前些时间,曾有代任过宁夏总兵官,也率部收复了河西47堡,算是劳苦功高,不过他的官运不好,由于久攻宁夏镇城不下,万历帝便让有突出表现的萧如薰担任宁夏总兵官,而让他继续做他的副总兵官。
这些军将们久经战阵,平时功劳都是一刀一枪打出来的,个个都是高傲非常,平时的一般人,他们是不会看在眼里的。
黄来福这么年轻的副总兵官,本来按各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