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章 我真没钱了

首页
    第二天早莫天跃是被手机铃声吵醒的,打电话过来的是范玲,理由是美容店没钱继续扩张了。

    () 又是钱,莫天跃皱了皱眉,但美容店发展势头正猛。

    如果不趁机扩张,莫天跃自己都不会原谅自己。

     “你等一下,”莫天跃把电话打给沈冰,询问化妆品销售公司的财务状况。

     “我也正想说这个问题,”沈冰思考了一会道:“苏总投资的一亿五千万只剩下八百万,我们是继续扩张,还是?” 花得这么厉害,莫天跃吓了一跳:“我们有多少家化妆品店了?” “一共2430家。

    除开溪藏和薪僵,我们的化妆品店已经完成国内的布局,也是说全国的省市、自治区都有我们的化妆品店。

    ” 都开满了,那还扩张啥,莫天跃不解道:“接下来你想怎么发展?” “香江、奥门和台岛,接下来走出国门。

    ” 晕,野心我还大,莫天跃感叹了一句。

     不过下属有进心是好事,这点值得赞扬,但走出国门短时间内别想了。

    仅凭旗下的化妆品牌,出去只有被虐的份,连还手的机会都没有。

     莫天跃从事的是化妆品销售,没有人他更清楚的了解世界化妆品市场的格局。

     老实说,目前本土化妆品最重要的是把已经失去的国内市场抢回来。

    要知道去年的化妆品销售总额虽然已经突破五百亿,可这数据有百分之八十是外资品牌,本土的化妆品贡献的数据仅仅百分之二十、也是说国内的化妆品公司一年的销售额加起来也才一百亿左右。

     一百亿,看去确实不少,可国内目前从事化妆品生产销售的公司大大小小加起来差不多有八百家。

    平摊下来,一家公司年营业额才一千多万。

     再说难听点,本土化妆品牌全部加起来,一年的营业额还不世界化妆品排行第一的公司。

     这是**裸的打脸,整个国家的化妆品行业差不多被外资垄断,不得不说这是一种悲哀。

     作为夏国人,刚好莫天跃又选择了化妆品这个行业,那得多多少少做点贡献。

    最起码,他会拼尽全力,把国内已经丢掉的市场抢回来。

     当然了,莫天跃也有自知之明。

    本土化妆品牌之所以不被消费者接受,其有很大一部分是自身的原因,例如品牌意识薄弱、产品定位模糊,更别说某些厂家只顾追求利益、不顾产品质量等等。

     最扯的是,国内那么多家化妆品生产商,几乎都在抢夺那百分之二十的市场份额。

    即使某家幸运的化妆品生产商好不容易在本土品牌杀出重围,照样摆脱不了被收购的命运。

     像零三年的小医生、零五年的一笑,两者都是国民熟知的本土品牌,可结果呢,照样还不是成了别人在夏国抢夺市场的利器。

     似乎夏国的高端化妆品市场,是本土品牌的禁区。

    如果贸然插入,会遭到国外品牌的围追堵截。

     还真是讽刺啊,莫天跃叹了一口气,他现在即使想冲进去、也是有心无力。

     远的不说,今年二月旬本土化妆品牌销售额第一的大贝在燕北挂牌销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