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就要下地。
真的非“识时务”不可。
想到这里,忙堆下笑脸,向赫哲施礼说:“承蒙大人指点,小将茅塞顿开,愿为上国效犬马之劳。
”
赫哲大喜,忙令刀斧手等人统统退下,就请张彦泽一同上坐。
上回说到那杜威本要杀张彦泽,却被那赫哲拦阻。
再加上一番劝说,把他也招降了过来。
那杜威本意是要杀了张彦泽的,因为张彦泽是监军,在军中的职位仅次于自己,把他杀了是怕降辽时?了自己的功。
如今只因碍着赫哲,只好作罢。
那赫哲却是领了萧翰之命的,使的是怀柔政策。
尽可能地招降纳叛,利用晋人灭晋国。
而且留下张彦泽在杜威身边正好利用他监控杜威,免得杜威像前次一样半路生变。
那张彦泽却又是另一想法。
他想:日常说的什么忠孝节义,礼义廉耻,原来统统都是屁话。
你们那些当皇帝的,皇亲国戚的个个都通辽卖国,我们这些做臣子的还要忠什么君,爱什么国?要卖大家一起卖。
你杜威凭着卖这三万兵马给辽人可以当皇帝,这三万兵马我也有权管的。
说不定有朝一日我卖了你杜威我也可以弄个皇帝当当。
想通了,因此也就归降了。
谁知杜威他们这里串谋合计的事,立即就让满城定州的探报们知到了,立马飞报回去。
那定州守将王清,王周得到杜威将令,领着人马正向恒州而来。
半路接到探报,不禁又惊又怒。
王周道:“杜威贼子丧心病狂,不但自己通辽卖国,还把俺兄弟仨都卖了,如今他弃了满城不救,又把咱俩诓到恒州卖与萧翰,满城潘兄必定败于四王之手。
咱俩莫若就此杀上恒州,先斩杜威,回头去救满城。
”
王清忙说:“兄弟稍安无躁,容愚兄稍作思量……那恒州城里城外,萧翰与杜威合共有六万之众,你我手下只有二万人马,实难与之对敌。
况且,主上昏庸,宠信奸贼,即使你我侥幸得胜,奸贼必然反诬我等叛逆,你我也是有口难辩。
”
王道:“依你之见,如何是好?快拿个主意吧。
”
王清想了一下道:“杜贼不救满城,满城必定危急。
莫若我等火回兵满城,与潘将军合兵处,再作计较。
”
王周道:“如此甚好,事不宜迟。
”说罢,两支人马转向满城而去。
那满城虽然被四王兵马团团围困,却喜的是那些辽兵也并不急攻猛打,所以满城尚未受什么损失。
看到这里读者也许要问:这辽国四个王爷带了四万兵马汹涌而来就是为了打满城的,已经把满城围上几天了,他们为什么不急于攻打?这事自有原因:
上次耶律德光带领人马伐晋打了败仗,各部落的头人都挨了一顿军棍。
回去以后,一些伤亡惨重的部落里呼天抢地,哭声震野,有些部落还举族逃亡。
鉴于这次教训,所以他们学乖了。
既想打胜仗,又不想死人。
这正是:识时务者为俊杰,通辽卖国是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