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家中的事务,本官好进京替各位向皇上讨个封赏。
”
郭威笑道:“主公别看辽人退了,这外边不乱了。
我看咱们里边还更乱呢。
说不定朝中一些人在打咱们河东的主意,反正皇上要封赏咱们,大人去了他得封赏,不去他也得封赏。
依某看来一动不如一静,大人不去也就罢了。
”
史弘肇道:“别看这一下打退了辽兵就是天下太平了,俺看那耶律未必就此罢休的。
中之敌一直盯着我河东一路,大人还是不要轻易离开为好。
”
那苏逢吉说:“郭大人说的极是。
主上年青不谙政务,亲信小人。
有桑相公在朝中还可把持一时,只恐一但换了那一伙小人执政,说不定一夜之间祸起萧墙……”
史弘肇抢着说:“俺要说的也正是这个。
据京里来报的,这杜威私下里勾通耶律,可皇上到底不信,加上这冯玉也不是个好东西,朝廷上这样乱七八糟的,看来大人就别去了。
反正就如郭大人说的,你去了他得赏,不去他也得赏的。
”
刘知远听了,笑向杨智安问道:“杨大人,你看如何?”
杨智安想了一下,答道:“三位说的都很是:耶律德光是抗萧后之命来打中原的。
这一仗败了,他下不了台,回去无法交待。
反正这次只不过损了他三几万人罢了,他还有沙陀三十六部落,要凑十万八万人马不难。
难保他不重整人马,东山再起。
这次我朝获胜,还是靠了老皇帝留下的老家当去拼下来的。
还幸有桑维翰相公从中调度。
如今朝廷群小争权,定必争夺枢密使之位,一但桑相公被排斥,退归园林,正如苏大人说的:‘祸起萧墙,’那时辽兵入寇,恐怕我大晋就难再侥幸取胜了。
如今朝廷之中,正是是非之地,大人若抛下晋阳孤身前去,一但小人使奸,以虚职羁绊大人于汴京,那时正如龙游浅水,虎落平阳,悔之晚矣。
以属下之见……看来大人还是不去为好。
”
刘知远听罢,微笑点头道:“既是诸公众口一词,悉陈利弊,俺刘某也就只好遵从众意便了。
”
于是便令杨智安即席写下奏章,就说近日偶染风寒,身体不适,不能赴京。
又把晋阳一干将佐造成表册上呈,说明这些都是此次雁门关战役功臣,报请朝廷封赏。
就令其弟刘崇为专使,兼程奔赴汴京。
说河南一路:李守贞早已将得胜之师整训妥当,分驻济,郓二州。
如今听得有旨宣召入朝接受封赏,顿时上下一片欢腾。
李守贞便吩咐书记火造出有功将士名册,随即在原本来自宫禁中的羽林军中,点起一千精骑,威风凛凛,一同前往汴京。
现在再说那河北一路:杜威早得朝内的眼线消息:皇上力排众议,跟本不相信杜威会私通辽人。
他一直认为:杜威不但身为国戚,又且位高权重,岂能为辽人所利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