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来了一员大将,只见他银盔银甲,五绺髭须,年纪四十开外,身后一面大帅旗,两旁四面旗帜各书一个郭字。
于秀便知,这是郭威来了。
心想:“来了也好,反正要拿晋阳,早晚都得要拔掉你这个刺头儿的,你先送上这儿来也好,省得到打晋阳那时扎堆儿。
”便高声喊道:“姓郭的!你跑到代州来,躲在城楼上干嘛呢?有种的滚下城楼来,与咱家大战一百合!”
那郭威笑道:“姓于的你急什么?不须本帅动手,与你交手的人来了。
”说罢,举手往两边一指。
说:“你来看,哪边有谁来了!”
于秀听了,回头向两边看去,只见两侧坡地上,一阵鼓噪,几面写着“史”字的大旗,迎风招展,一队队密麻麻的晋兵冲杀过来。
代州城内,仍源源不绝的有晋兵杀出。
心想:“不好了!中了这老小子的伏。
连史弘肇这冤家对头也来了。
”
两军交战,遭敌军伏击是个大忌。
一来是这仗打的被动了。
敌方有备,自己无备。
二来是乱了军心。
心想:“三十六着,走为上着。
”于是,下令把前队作后队,边战边退,缓缓后撤。
又把后队作为前队,敌住迎面而来的史弘肇人马,杀开一条血路,向雁门关方向退去。
再说那慕容彦早已得郭威密令,等待于秀撤军时掩杀没刺。
次日晌午,没刺正指挥着辽兵攻关。
忽见右边山路上,排山倒海的辽兵狼奔犬突的败退下来。
心知不妙,忙令部下撤退。
慕容彦见辽兵从那边山路上败退下来,关前没刺的人马又匆忙后撤。
知是代州郭威方面已经得手,一声令下,挥军随后掩杀过去。
俗话说“兵败如山倒。
”于秀从代州败退下来的大队人马,把没刺的人马一冲,一收脚不住。
只好领着这群残兵败将,没命的往北而逃,从鸦儿谷逃回云州去了。
郭威领着三路人马,追杀了一天一夜。
见辽兵一直退回漠北,我方斩获无数。
只因恐有伏兵,也就回师代州。
计斩获辽兵级五千余,获取战马七千余匹,粮草资重无数。
先命史弘肇把偏关缴获白承福的粮草财物与代州之战的斩获,统统押回晋阳。
随又留下慕容彦依旧镇守代州,自己领着人马,绕着雁北一带的关隘据点,巡视一周,并嘱咐各处守军不得怠忽,仍要严防辽兵偷袭。
这日巡到馒头山据点,守将报道:“……馒头山北麓,有一个山洞,不知里面有多大,洞口常年云雾弥漫,据附近老者言说,当年李克用驻守雁门之时,曾在此处屯放了很多粮食,近几年来,洞内经常有旋风刮出,腾空而去,人们说哪是一群妖魔偷盗里面的粮食……”
参军张永德道:“你别老兜圈子说的鬼话连篇,只说说你们有没有进去看过,哪里面究竟放了多少粮食。
”
哪守将道:“小将带了几个人去了,离洞口远远看去倒没什么的,但走近前去时,那洞里突地一阵风刮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