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最头疼的不是看那些文章锦绣,辞藻华丽的奏折了。
而是那些关于那些数据类的东西,例如账册,例如一些数量上的描述,最让他有砍人脑袋的冲动。
现代数学的表格多好啊?一目了然,清清楚楚。
不但有利于书写统计,一目了然。
最重要的是,还容易计算出各种数据模型。
让官员也好,赵哲这个皇帝也罢,只要脑袋里记住了数据,就能对这个国家的运营状况清清楚楚。
对于赵哲这种上过学,上过班的穿越人士来说。
一个公司也好,一个国家也罢。
都必须建立一个庞大而复杂的数据模型。
很多东西,只要凭着前后数据变化,就能立即知道是好是坏了。
而很多东西,也只有凭数据说话。
就单单说税收,如果税收上有一张详细列表。
那么只要对比下去年和今年的表格,就能看出这个国家是否在上升,又或者说哪块出了问题,再有针对性的进行调查分析,找出症结所在,对症下药。
这样的话,处理起国家大事来就简单了许多,不但简单,在概念上也会十分的清晰。
再例如针对一些天高皇帝远的地方官,只要出动一下特务机构,暗中进行各行业百姓对其父母官支持率的采样,出得一个地方官下辖百姓对其支持率的数据表。
赵哲就能简单的判断出那位官员合格不合格了。
再例如针对某地建立完善了一个基础数据表,每年进行统计更新一次,只要看看各项数据之间的变化。
就能确认其政绩与能力了。
长久以往,这会对整个国家极有好处。
但推广数据模式,决然不是一天两天,一年两年的事情。
赵哲也没指望在短期内,见到很明显的效果。
费了整个下午不说,还将沈逸君和翰林院那帮人的前半夜给搭了进去。
直至子时过后,他们方才各自整理编制出了一份粗糙的数据表。
又待得他们将各自的表格进行核对,挑错,甚至是重新计算。
整来整去,直至天蒙蒙亮时。
才算是出了一份还算合格的简单表格。
赵哲只是花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