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在西方各国完成金本位改造后,中国世面上所保有的白银总量不但没有下降,反而是一个缓慢上升地过程,当然中国可能对这部分白银拥有的所有权比例在稳步下降。
究其本质,无非是中国缺乏相应的近代货币管理体系,采用实物货币而非虚拟货币。
国家丧失了对于银元铸造的唯一控制权,不但地方政府可以任意刻模制造,便连洋商洋行都获得了这种权力。
甚至因为洋人技术高超,品质保证,他们私铸出来的银元还极为畅销。
由此可见,所谓的溢价优势,其实是主权国家在进行金属白银货币化过程中的铸币利润被其他利益团体所侵蚀的过程,在铜币铸造上这种溢价优势更为明显同样重量的黄铜一旦被铸造成通用型铜币。
在扣除铸币费用后,能收益约三分之一。
载泽对此心知肚明,所以一上来就提出“大条银”三字,意欲给克里斯托弗一个难堪。
但更让克里斯托弗难堪的是。
自19世纪80年代以来,国际市场上银价一直处于下跌过程中,特别是近几年跌幅十分明显。
载泽地提议表面上很公允:先借上几万条大条银,到期再陆续归还本息,但考虑到白银的贬值过程,同样分量的白银在几年后很可能跌得一塌糊涂,风险实在太大。
一想到这个可怕前景,克里斯托弗头上的汗都冒了出来:不
个国家的官员特别是皇室成员都是昏庸无知的么?不权地高官都是贪财好宝的么?怎么摊上这样一个财政大臣。
借白银绝对是一个阴谋!绝对!
“公爵先生,借白银可以,但用何种货币进行折算呢?只要”克里斯托弗决心以退为进。
“货币?”载泽做出很惊讶的神色,“欠债还钱,天经地义,借什么还什么也是天经地义。
如果借白银需要还白银,那是不是意味着鄙国现在所借的债务都可用白银偿还呢?”
该死!这却是掉进了载泽的陷阱!克里斯托弗暗骂一声,只能尴尬地寻求能岔开话题的方法。
好在载泽也无意追问,接着提出了第三个命题:“那么,鄙国要求以德国马克作为此次平准贷款的基准货币,借马克,还马克!”
“请恕我直言,按照此次三国的议定,我们并不希望德国银行团加入。
”克里斯托弗觉得再这样下去不行,得强硬起来,旗帜鲜明地表达三国地态度。
“不错。
鄙国理解三国的用心,也尊重三国的立场,但提出用马克计算正是为了照顾各方面的立场。
”载泽娓娓道来,“首先,此次借款涉及三个国家,但基准货币只能用一种,用英镑地话,贵国和法国不会满意,用美元的话,不列颠和法国会来抗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