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四十章 殊途同归

首页
    无性命之忧,各革命党毋庸费心,若果有劫狱、营救想法,不是真救他,却是真害他。

    ” “皙子,这必定是你的刀笔功夫。

    ”汪精卫苦笑连连,“明着为我着想,其实告诫革命党不要蠢蠢欲动。

    权谋之功,可见一斑。

    ” “兆铭,你猜对了开头却没猜中结尾。

    ”杨度递过来一纸,“那消息不是我写的,不过这消息却是我打算放出去的。

    ” 消息是:朝廷为澄清舆论谣言,决定允革命党领袖胡汉民一人前来探监,查看汪精卫是否得到人道对待,保证来去自由,不加羁押…… “这却是一箭双雕。

    ”汪精卫地笑容愈发苦涩,“展堂是我至交好友,如不来,则无情无义,亦可攻讦革命党言不尽实;若来,说不定自投罗网,京师天牢不过多安排一个牢笼罢了……即便果真来去自由,亦可宣示朝廷言而有信、人道主义,足够脸上贴金。

    这权术,唉……” 也只能说说罢了,说与不说都不能挡住消息的释放,何况这个消息本就是本着人道主义精神,便是反对都无道理——杨皙子真是吃定了革命党。

     “今天来拜访汪先生,除看望慰问外,还有几句话想同先生讲。

    ”梁启超微笑着道,“过去打笔战,有时太过意气用事,书不尽言,言亦有言不由衷之处,今日面晤,却是一大契机。

    ” 梁、杨两人的来意汪精卫不用想就能猜得出——这阵子轮番上阵的架势已 了,而且劝说方式也颇为奇特,虽然各人各讲各的道点却差不多,只口不提让汪精卫归顺朝廷,只说革命党可敬;用革命来改良国家的方法可商榷;汪兄是大才,大才应有大才的用法;陈璧君是奇女子,要好好对待…… “请两位赐教。

    ” “第一条,宪政改良也好,共和革命也罢,目的都是一个,希望是救国家于垂亡之际,拯民众于水火之中……我们与汪兄地区别,只有手段的不同,绝无目的之不同。

    ” “主要是手段的不同,但也有目地的不同。

    革命后,我们要造就一个民众公仆阶层,让官员为老百姓服务,而不是像现在,官员骑在百姓头上作威作福……是地,你可以说刷新吏治,可以撤换官吏,但刷新来刷新去,民众头顶还有个皇帝,而且还不能通过任何手段逼迫他下台。

    ” “革命党是公仆思想,我们是父母官思想。

    ” “公仆是听命于民众的,至于父母官,”汪精卫呵呵一笑,“便拥有了责骂子女的权利,为欺压民众提供了遮羞布。

    ” “不然,以中国的经验,几千年来没有不想占主人便宜的仆人,却没有不爱惜子女的父母。

    小时子女调皮,父母论理不清,只得以棍棒责之,待子女稍长,有羞耻之心,言语教育即可。

    现在民智未开,教育不行,犹如少年稚童,免不了有责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