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十三章 深明大义

首页
    洵闹了半天结果没能出洋?不唯载涛觉得诧异,便连等人也是琢磨不透。

    怎么会?专门登门拜访的载泽刚把问话说出口,就看见对方已经拉长了脸孔,翻着白眼,有气无力地说道:“这个嘛……最近身体不好,我又怕晕船,所以先不去了……” 载泽心里嘀咕:就你这小样还想管海军?嘴上却说:“好好休息,这回扳倒了李德顺,连带陈璧也下了台,你居功非浅。

    ” 一提起这事载洵心里就郁闷,眼看对方哪壶不开提哪壶,心里头早就一股无名火乱窜,偏又发作不得,只好哼哼唧唧,不置可否。

    载泽见话不投机,也只能落荒而逃,心里却一个劲地琢磨,味道不对啊! 张之洞也感觉味道不对,似乎皇帝身后隐隐有一只翻云覆雨的大手在四处操纵,表面上样样事情都是皇帝乾纲独断,仔细分析却是太过精心的布置之局。

    这样的巧妙布置,绝非是不谙朝政的皇帝可以设计,他从前的种种疑问便愈发深了,一个初春的雨夜,已经70高龄恶劣天气的掩护,漏夜拜访了徐世昌。

     “皇上最近的举动,至精至巧,连环下套,走错一步都是杀机——吏治是该整顿,但这样的雷霆风暴、狂风骤雨不知能持续几何?群臣倾,惶惶不安,只怕国事堪忧……退一步海阔天空,再往前走,君臣相依、上下同心便只能是一句空话。

    ”张之洞只字不提徐世昌的身份角色,但矛头直接对准了这位新晋军机。

    暗讽他在翻云覆雨。

     徐世昌读懂了张南皮的用意。

    也不反唇相讥,只苦笑着说:“香帅,神迹一起。

    皇上至圣至明天下皆知,我们这些做臣子地难道还有转余地么?”他同样也是太极推拿地高手,轻轻松松就把责任化解到了张之洞身上,隐约斥责对方不该背离“子不语怪力乱神”的儒家传统,诡称祥瑞,附和皇帝。

     张之洞气得血直上涌。

    一口气差点没背过去,面上依旧客客气气,可言语间却隐然带有了杀伐之声。

    话不投机半句多,他原本还存着劝说的心思,见说不动对方,一撩长摆便起身告辞。

    望着张南皮消逝在雨幕中地背影,徐世昌一脸苦笑,眼前忽地回想起前次情形来: 那一夜。

    皇帝急诏徐世昌入宫,见了面二话不说就让王商递过来一个黄绫卷轴:“这是大行太后的懿旨,你看看吧。

    ” 满腹狐疑的徐世昌打开一看,一行清秀小字映入眼帘:……徐世昌老成持重。

    胸有韬略,才堪大用。

    宜为辅臣首选。

    他满脸堆笑:“臣惶恐,却是皇太后谬赞了。

    ” “你看清楚了,果是皇太后的手笔?“ 徐世昌定睛一看:“没错,是皇太后真迹。

    臣有数个太后所赐“福”字,早年在京时亦亲眼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