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十九章 高深莫测

首页
    铁良都不晓得,朕却知晓——不是叫孙传芳么……” 王英楷浑身一震,跪地答曰:“正是!”他当时与王、段、冯一起号称北洋四杰,只不过因为英年早逝,“龙虎狗”三杰的名头才分外响亮,实际上其资历比后三者还要资深一些,与袁的关系相对也要疏远。

     “王士珍,朕先让你见个人。

    ”林广宇示意,王商便从偏殿中引出一个人来。

     这不是杨度么?众人愣住了,叫他出来干嘛?殊不知杨度自被敲打过后,已下定决心通过皇帝实现君主立宪,这两天便是忙于此事,随时赴养心殿问答。

     “王士珍,认识此人否?” “乃宪政编修馆杨度,臣听说其与立宪政体大有研究。

    ” “杨度,与聘卿有交往否?” “臣只知其为侍郎衔领江北提督,乃不可多得之军事人才。

    ” “聘卿,认识朝阳镇总兵杨瑞生否?” 听到此言,王士珍浑身一震,半晌说不出话来。

    原来他是直隶正定县人,家境贫穷,出身卑下,先为人放牛,随后投入杨瑞生旗下做一马弁勤杂兵一类。

    聂士成编练武卫新军时曾向杨调用军事人才,杨所开列的保荐名单中有一人便是守备王士珍。

    不料王被保后因病告退,回籍养病,恰好这位王马弁为人能干,立志向上,杨总兵便叫他冒充王士珍,顶名前往武卫新军报到,到后又因踏实刻苦,由武卫新军选送到武备学堂受教三年,并参加过甲午之战,战后随聂士成驻军芦台,多年来一直冒用王士珍之名,真名早已无人知详。

    但由于杨府上下对其知根知底,因此他自发迹后便不敢再登扬府只有偶然书信往来。

     看着王士珍脸上不自然的神情,杨度却是奇怪:“禀皇上,此人却是家叔,已告老还乡,却不晓得与王大人有何种过节?” “聘卿,你叫世珍,非士珍也,杨瑞生手下王士珍安在?” 满大殿的人都被弄糊涂了,杨度更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没听叔叔说起过此事啊? 唯有知根知底的“王士珍”匍匐在地,颤抖不已,连连磕头:“臣冒……名,臣死罪……死罪!” “啊!”众人目瞪口呆,杨度嘴巴张大的足以塞下一个苹果。

     “30年来,你以一卑微小兵,兢兢业业,一步一步走到今天,朕心甚慰,何罪之有?即便杨瑞生亦有识人之明,朕实感激。

    ”林广宇对杨度说,“上书房已书写御书‘福’字帖数个,你今岁赴叔叔家拜年,便可奉上!” 清代旧制,皇帝亲笔写“福”字赠送重要大臣,以示敬重,像杨瑞生这等级别的原本根本不够资格,更不要说是已经告老还乡之人。

    现在皇帝不仅赐福,还赠送数个,算是异常高看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