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百六十章 我支持,谁反对

首页
    家肯定会认为,你如今成为楚相,了不起了,翻脸不认人了,于是拱手一礼:“原来翟白兄,失礼!失礼!” “不敢!不敢。

    ” 翟白道:“先生今日是来探讨统一文字、量器一事,我本不应该来打扰先生的,但是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翟白,还望先生能够为翟白解惑。

    ” 姬定是明知故问道:“什么问题?” 翟白道:“还是关于儒墨道刑名之争,如今各学派都认为濮阳的繁荣皆因自己的学派,而我知道,濮阳能有今日之繁荣,全凭周先生的才智,还望周先生能够为吾等解惑。

    ” 所有人的目光都锁定在姬定身上。

     他们这些读书人倒是不关心是否统一文字、量器,如今在濮阳,学派之争,已经达到白热化,各地大师级别的人物也纷纷来到濮阳,探讨濮阳繁荣的原因。

     饶是蔡夫人也是充满期待地看着姬定。

     姬定目光一扫,笑道:“我知道原因,但是我不能说。

    ” 翟白好奇道:“这是为何?” 姬定笑道:“因为我若说出来,那可就不灵了。

    ” “啊?” 众人皆是一头雾水。

     姬定拱手道:“抱歉。

    ” 不能说? 说出来就不灵了? 这可真是太神了。

     这里面到底暗藏着什么玄机? 众人开始冥思苦想起来。

     趁着他们愣神之际,姬定与蔡夫人火速开溜。

     来到门外,正准备上马车时,忽听后面传来一个声若洪钟的声音,“如偷鸡摸狗,奸淫掳掠之事,自是心虚不敢乱言,可是这造福于民,造福于国,焉有不敢说之理啊。

    ” 姬定回头看去,只见两个两个老者走了出来。

     正是白圭和孟子。

     “周济见过孟先生,白先生。

    ”姬定赶紧行得一礼。

     白圭赶紧拱手回得一礼。

     孟子却是昂首问道:“你不敢说出其中原因,是否担心他国学了去,超越你们郑国。

    ” 白圭到底是一个商人,他还是有圆滑的一面,面对这些大官员,他还是显得非常谦卑,不愿多惹是非。

     但孟子一身正气,是与非分得很清楚,无愧于心,跟谁说话都是充满着底气。

     姬定笑道:“那倒不是,他们也学不去。

    ” 孟子问道:“既然不怕,那何不来说听听。

    ” 近一年孟子也都待在濮阳,也在研究濮阳因何繁荣,他可是非常反对墨家那一套,而且他也非常反对重利思想,但濮阳极为重利,人人交口言利,且墨家思想影响颇深,如今濮阳都开始施行薄葬,而不是厚葬,要知道厚葬是儒家所提倡的,而薄葬是墨家所提倡。

     但是商人重利,大多数商人都不愿意将钱浪费在葬礼上面。

     但如今郑国百姓比魏国百姓过得还要好。

     并且,孟子也不能否认,墨家在其中做出得贡献。

     这令他对自己产生怀疑。

     姬定苦笑道:“我若说出来,就真的可能失灵。

    ” 孟子见姬定又不像似在敷衍他,沉吟少许,道:“我保证不说出去,你看如何?” 白圭亦是连连点头。

     姬定沉吟少许,道:“好吧!” 几人去到白圭在这边上的住宅。

     坐下之后,姬定就向孟子问道:“孟先生认为自己可是完美之人?” 孟子道:“这世上哪有完美之人啊!” 姬定笑道:“孟先生不是在谦虚吧。

    ” 孟子摇摇头。

     姬定又向白圭问道:“白老先生认为孟先生完美否?” 白圭抚须笑了笑,道:“近乎完美。

    ” 孟子很是尴尬,赶忙道:“白兄莫要取笑我。

    ”又赶紧向姬定问道:“你为何这般问?” 姬定道:“这人无完人,思想又是来自于人,是不是可以说,思想亦无完美一说。

    ” 孟子沉吟少许,然后点了点头。

     这个逻辑是非常合理的。

     思想就是来自于人,不可客观存在的,如果人不是完美的,思想也就不可能是完美的。

     姬定道:“我师从杂家,坚持一个信念,就是存在即合理。

    ” “存在即合理?” 孟子小声念叨一遍。

     姬定笑道:“我知道孟先生非常反对墨家思想,但如今这么多人信仰墨家,其必然有独到之处,否则的话,也不会得到那么多读书人的支持,当然,儒家、刑名、道家,皆是如此。

    ” 白圭深表认同,问道:“但是这与濮阳繁荣之因有何关系?” 姬定道:“原因就在于他们的争执。

    ” “争执?” 孟子诧异道。

     姬定点点头,道:“如今各学派都希望将濮阳繁荣之因,归于自己头上,故此各学派都在为此竞争。

    为了让大家信服,他们都拿出一些可以立竿见影的想法,且都是各派思想中的精华。

     儒家的仁义为怀,刑名之学的公正严明,墨家的一视同仁,以及道家的无为而治,等等。

     更为关键的是,在这竞争的过程中,大家都在寻找对方的错误,为了避免不被对方攻击,导致每个人都务求完美。

     如那刑狱司审案,比任何一个国家审案都要慎重,都要复杂,为何,就是因为墨家掌控着刑狱司,任何一个冤案,都有可能导致墨家成为众矢之的。

     儒家亦是如此,我当初将帮助乡民之事,交予儒家,要是在其它国家,这中间难免也会有贪污受贿的现象,但是在濮阳就不可能发生,因为不敢,这要被逮住,估计就得移民去塞外,中原都无立足之处。

     今后谁若提仁政,只会被人嘲笑。

    最终连一针一线,都没有少乡民的。

     这濮阳繁荣之因,就是在于他们相互竞争,相互监督,我若告诉他们答案,平息他们的争论,这反而不利于濮阳的发展。

    ” “原来如此。

    ” 孟子若有所思地点点头。

     白圭问道:“既然是竞争,那迟早还是会分出胜负,不知楚相认为,哪家学派将会最终获胜。

    ” 姬定思索半响,道:“多半是周学。

    ” “周学?” 孟子错愕道:“未曾听过这家学派。

    ” “噗!” 一旁的蔡夫人突然笑出声来。

     孟子偏头看向蔡夫人,道:“夫人因何发笑?” 蔡夫人未答话,白圭倒是先哈哈大笑起来。

     孟子恍然大悟,呵呵笑得几声,又向姬定问道:“何谓周学?” 姬定笑道:“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 孟子双目一睁,在这八字面前,竟觉一丝羞愧,这在他的人生中,是极为罕见的。

     白圭侧目瞧了眼孟子,心道,真是人无完人啊!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