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82章

首页
    去。

     曹操揉了揉鼻子,他承认自己并没有什么爱民的概念,甚至在经历副本以前从来没有把百姓当成一回事。

    后世对他评价最差的就是屠城,甚至比篡逆讨论得还要多,说到篡逆,喜欢他的人还能辩驳几句,说到屠城,只能避开不谈。

     而后世某个很欣赏他的开国人物,也身体力行地证明了“民”的力量和重要。

     思量之后,曹操找了个理由,称是有新的政策想法,只是不知道是否可行,贸然推广怕有弊端,所以申请任顿丘令,将顿丘作为政策的试验田。

     “试验田。

    ”天子刘宏觉得这个称呼新奇,点头道,“你是个有想法的人,朕准许你去尝试。

    ” 曹操便来到顿丘当县令,在此地推广一些先进政策,有人想要讨好他进行贿赂,曹操也照单全收却敷衍不办事,将钱用于建设基础设施。

    先修路,再植树,建了学校建医院,但又在基础建设外立上贿赂者的感谢碑,以吸引更多的投资。

     原本还想效仿后世来个义务教育,只恨财力不足! 新政策更有利于普通百姓,也导致了不少的豪绅不满,曹操琢磨了一会,又试行抵税制度。

    这些豪绅每年上交的税收也是大头,因为交得多,所以就要压榨得多。

    原本是想学习后世的残疾人就业福利制度,想了想过于先进,接受度不高,于是就在品评制的基础上更改了一下,豪绅们的税收减免和范围内百姓满意度挂钩。

    如此权衡下来,豪绅们发现对百姓们好一点减少的税收,比使劲搜刮要更合算。

     而百姓们对生活有了干劲,产出的农作和手工也就更多,同理上交到豪绅手里的也就更多,至少短期内是个双赢的局面,长期还得另做优化,毕竟目前百姓们都没几个读书的,手里有着拿捏豪绅的权力,容易成为豪绅之间争斗的棋子。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