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将军,想要见昭弟一面。
哦对,曹操也在。
司马昭头皮一麻,若是大将军时期的师哥,按照生平记载和其他人的描述来说,是野心外露十分明显,大权在握行废立之事的典型权臣。
师哥也来到了这个地方,他当然是想要见的!可自己关于忠臣的坚持,也是不想被轻易动摇的!
“陛下,臣需告退一会。
”司马昭将事情如实道来,发现曹叡的眉头拧了起来。
曹叡阅读过人物生平后,仍旧愿意相信司马昭,但不愿意相信司马师,因为关于司马师,他是已经有过接触,而且下了明令不重用。
魏武征战得天下,大魏建设初期以军功论官职,到了先帝曹丕真正建国之后,为拉拢世家而实行九品制,为官之前先定品。
发展到曹叡时期,这种制度更为明确。
九品与曹操时期的唯才是举是完全不同的制度,汉末推崇名士,而曹叡认为“名如画地作饼,不可啖也”,名士徒有虚名是最不可重用的。
一些年轻人聚集交友,互相吹捧,成为当世名士,互相标榜夸夸其谈,形成一个小圈子,好像这样的名士不受重用简直天理不容。
曹叡深感厌恶,在大臣的参奏下对这些浮夸的年轻人们下达了处罚。
史称“太和浮夸案”,而司马师就在其中。
“你兄长,如今是何年岁?”曹叡问到。
司马昭移开视线,说:“兄长与我一样,皆是一心想着大魏的!请陛下放心!”
司马昭略有心虚地匆忙去到袁绍家中,为了表现自己是大魏忠臣,先向曹操礼数周全地行礼,然后才看向年纪大了一大截的司马师。
“师哥?”司马昭不确定,他印象里的师哥是个年轻翩翩公子的模样,眼前的师哥已经蓄须几十年,面容也不是世家公子的白净,而是常年征战的麦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