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65章

首页
    留羸弱幼子卷入朝堂之中,怪自己托孤重臣识人不清,未能在自己在世时解决曹爽与司马懿的矛盾。

     “阁下所言有理,朕非汝君,汝非朕臣。

    ”曹叡叹一声,不去纠结眼前这个汉阵营的司马懿。

     此时曹丕稍微恢复了点精神,看着司马懿说:“仲达,非汝,朕不为太子,非汝,朕不登大位。

    ” 说着,又变了称呼,竟是忍着不适向司马懿拜下,道:“建安十三年,父王强征仲达为谋士,之后随军出谋划策。

    我拜先生为师,亦为忘年之交,后仰仗先生与文和谋划,我才赢了子建。

    ” “哎呀,这又是为何。

    ”司马懿受宠若惊,连忙上前将曹丕扶起来,无奈道,“阁下身为君王,怎能拜我?” 曹丕没有起来,坚持道:“仲达所在建安六年,尚为汉臣,我亦不多言。

    只是,若仲达之后仍旧无力挽救汉室,若父王后来仍旧强征,我想问阁下,是否仍愿意出任,是否仍旧愿意当我老师。

    ” “……”年轻的司马懿大受震撼,尚不是宠辱不惊的心态,竟是后退了一步,喃喃道,“阁下不是已经知晓,将来司马氏会篡权吗?” 曹丕双目如寒星,星光灿烂似有银河,既坚决又不甘,道:“那时阁下多多劝谏,令我多长几寿,有何不可?” 说得理所当然,带着君对臣不容置喙的命令,可这拜地的姿态又像请求。

     司马懿看着态度坚决的魏帝曹丕,哪怕今日才与他认识,却也能透过这样的举止话语推测出几分自己将来的心态。

     有这么一瞬间,司马懿迷茫了。

     没有哪一个臣子能承受得住君王的下拜,此乃一个臣子能获得的最高礼遇,哪怕是汉臣与魏帝,明知将来篡权的大逆之事,仍旧要赌一个可能,如此魄力,司马懿突然就明白为何自己会是大魏忠臣。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