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44章 质疑:顾辙这种成绩都能拿奖学金?

首页
    是不错的,他也不想脱离群众,所以能说的都说。

    平时他只是没空,不是想隐瞒。

     他说的话也都是实情。

    当初高考进来的时候,顾辙就是开了点小挂的,他的真实学习能力,在竺院这群牛逼学霸中间,最多就是个中等水平。

    所以日常考试混个中游就算值回票价了。

     只是仗着上辈子很多大学里的理科基础课学过一遍,加上他这个“随便学学混到60分比谁都快、学到80分就跟别人速度差不多、要到90/100基本不可能”的禀赋特性,契合了大一的“博而不精没难题”考卷、量大管饱,才混了现在的名次。

     他已经很满足了,连洪荒之力都用出来了,完全不敢想更多。

     吴丹青颇为他后怕了几秒:“搞自己的项目是重要,但成绩也重要啊,换了别人是无所谓,你可是每学期都要拿邱成桐奖学金的,多少双眼睛盯着你呢。

     就说这奖学金,虽然全院前两成的人都能拿到奖学金,但你这档每学期两万块的邱成桐奖,连5%的人都不到。

     你要是单论考试卷面成绩,这次高数上、大物上这批课程,也就年纪240人里前20,最多前78%。

     光靠这分数拿这奖学金,肯定有人不服啊。

    就算下学期暂时给你机会观察一下,要是你始终分数追不回来,大二上来被取消了奖学金,可怎么办?” 吴丹青知道顾辙现在有点不差钱了,他的本事似乎能每学期几万十几万地搞钱——这个速度当然是低估了顾辙,是吴丹青根据他所知的情报推断出来的。

     他对顾辙来钱速度的判断,基本上基于顾辙之前调解的那个专利官司。

     但是吴丹青也知道,邱成桐奖学金关系的不仅仅是钱,也是一个荣誉,如果中途因为成绩下降被取消,将来留学交流生的名额可能就会受影响。

     顾辙就算将来要做产研大佬,有个顶级科研学府的招牌和人脉,也是大有用处的。

     东海大学竺院这边,最顶层能拿的稳定、值钱交流名额,自然以斯坦福为最。

     斯坦福虽然不是什么全球最顶级名校,却是全球产学研结合做得最好的。

     这方面连mit都不如斯坦福,毕竟往硅谷心脏帕罗奥图那一杵,近水楼台,多少硅谷科技公司都会优先找斯坦福孵化前沿科技苗子,几十年下来这个产研交流的氛围和圈子非常浓厚。

     顾辙当然也知道这个道理,看吴丹青苦口婆心劝他,也是有点感谢的:“放心,就算只给前5%邱成桐奖学金,我这卷面成绩也够了,我又不指望只靠考试分数拿奖。

    这也是要综合评标的嘛。

     我马上会发几篇论文,还会有一些自己设计的实验项目,要不你俩过来帮我搭把手?我正好需要人给我实验操作。

     我可以分给你们一些论文第二作者,外加一些津贴,当然,科研的经济成果肯定是与你们无关的,事成之后的奖金倒是可以有。

    ” 顾辙此言一出,吴丹青倒是没太大兴趣,而旁边始终埋头吃饭的孔超凡,倒是被激活了本能狂热。

    但他也不由诧异地质疑了一句: “找我们帮你做实验?你不是实验满分的么?自己做不就好了?” 顾辙微微一笑:“我是打算做一些高聚氨基酸水合物的性能测试,需要测的成分配比非常多,实验室制取工艺也麻烦,肯定需要熟手帮我搞。

    ” 顾辙心中,对于他即将要搞的那个隐形眼镜新材料发明,当然是有明确方向的。

     但前世记住的那些专业数据,也不可能完全详尽到分毫不差。

     打个比方,顾辙知道眼下比目前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