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九十三章 百年幽梦

首页
    他却没有放弃。

    三十几许的人,头上居然有了白发。

    我沏上茶水,他头也不抬地一饮而尽。

     夜已三更。

    门外繁星满天,我只觉得他实在辛苦。

    我是女子,每每看到北宋灭亡之际,赵桓将宗妇公主每人折合金一千锭押送北上时,总是觉得心颤不已。

    都说社稷寄明主,安危托妇人。

    倘若国破,他会不会也将我们送与敌人为奴为婢,任其侮辱? 一道阴影落在《宋史》上,我忙不迭合了书页。

    他站在那里,淡淡地扫了一眼封皮:“读史?” “是。

    ”我连忙起身,怪自己不够小心。

     “赵佶徒有书画之才,却无治国之理。

    他自己含恨五国城,倒也罢了,却是苦了那天下的百姓。

    ”他的眼神不知落在天上的哪颗星辰,背着手,身形在寒风里格外萧瑟。

     我一时不知该怎么回答,形势日下,真到城破的那日,他又如何自处呢? “来对诗。

    ”他忽地回头对我笑了,那昔日宫人所称赞的温暖笑容瞬间又回到了他的脸上,“天子守国门,下一句是什么?” 我很窘。

    小的时候对对子总也对不出,骄纵的我掀了先生的桌台,于是再没学会作诗。

    天子守国门,大概指的是先君反正后,迁都至气候、环境都要恶劣许多的大都,亲自率领军队抵御北人的进攻,并终于把他们赶回了大漠。

     “奴婢错了。

    ”我沮丧地回答,“您放过我吧,殿下。

    ”唉,那些话本里不都是“某女,召对称旨,得爱重”么,为什么到了我身上,就没有套路可搬。

     “我绝不会,做另一个赵桓。

    ”他脸上的笑容淡去,再开口已换上平淡无奇。

    漫天的星光仿佛都倒映在他的脸上,既骄傲又孤寞。

     我惊愕地抬头看他。

    他再没理我,由一个老宦官掌灯,缓缓地消失在永巷。

     宫人们在四散奔逃,大军已经踏破城门。

    这王朝三百年国祚即将走到尽头,李自成也许会屠城,也许那山海关外的金兵会像他们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