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66章重注鉴宝(四)

首页
    西,算起来并不是很古。

    第一幅唐卡出自松赞干布之手。

    在松赞干布统一西藏之后,先后与尼泊尔公主、唐朝公主联姻。

    两位公主分别从尼泊尔和中原内地带来了大量的佛教经典、营造工艺、旱算历法以及大批工匠。

    这个时候的吐蕃绘画艺术得到了空前的发展,据传说。

    松赞干布就是在这个时候用自己的鼻血绘制了忿怒相的吉祥天母。

     因唐卡便于悬挂,携带。

    易于收藏,很适应吐蕃人民的游牧生活,不收时空限制,故而得到了百姓的大肆推崇。

    而相应的,为满足各个部落贵族的需要,也就孕生出各种昂贵的唐卡。

     故而,唐卡之贵,贵不在年份,而在材料,在手艺。

     玉如意仔细查看了这幅唐卡,青蓝色藏布上,填满了颜色,样式是最常见的描金式。

    可是,这些莲花、芙蓉、祥光所用的颜料,却全都是宝贝! 白色的是砗磲磨粉而成,青色是绿松石研磨出来的。

    而上面的红色,朱色等等,也需要用玛瑙、藏红花、茜草、珊瑚和珍珠磨粉而成。

    只有这样精挑细选的上品颜料,才能保持唐卡颜色鲜艳逾百年而不变,好似刚刚绘画出来的一般! 除了最基本的几种颜色,还要调配出几十种辅色,也是各种稀罕材料制成,而这些不同的原料要又分别配制。

    每一种原料要先研成粉末,放入耐火的陶碗或玻璃碗里,倒入少许被水稀释的胶水,再把碗放火上加热,同时一定要用细木棒搅拌。

    加工好的颜料应装在大碗里,用多少,取多少,再兑上胶水加热搅匀。

     除此以外,用的胶水也很是讲究,绘画用胶叫皮胶,用皮革研制而成。

    调色用胶叫“神胶”,粘贴用胶叫“嘴胶”。

     一招不慎,拿不稳秤杆,量错了分量,那些珍贵的粉末就全作废了。

    至于那些金线银线,更不必说了,笔笔皆是真金白银! 画唐卡的喇嘛们,借绘画修行,讲究非常的多,不求艺术达到什么样的巅峰,只求佛力加持。

    能做出这样一幅精品,至少要花上小半年的功夫。

     玉如意右手抚摸上唐卡,摸到那些颜料的时候,手上便会传来各种不同的感觉,或清凉如雪、或炙热如火,总是有着不同的变化。

    如此看来,这幅唐卡的用料是货真价实的好料了。

     唐卡上绘画的这尊佛像,盘腿坐于莲台之上,皮肤是青绿色,一手拈花,一手展开做普渡状,正是大唐文成公主的化身,吐蕃人称其为——绿度母。

     当年松赞干布先迎娶尼泊尔的尺尊公主作大妃,第二年又迎娶文成公主作小妃,他为赤尊公主建大昭寺,为文成公主建小昭寺。

    相传观世音菩萨因为见到吐蕃人民的痛苦,流下两滴眼泪,成为度母,化身为两位公主,至吐蕃来解除人民的苦难:其中白度母变身为尺尊公主,而文成公主为绿度母的化身。

    两位王妃各有功绩,很受爱戴,都被尊为度母膜拜。

     唐卡上的佛像菩萨大多面目狰狞,表情凶狠,远远不如洛阳寺庙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