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三四一. 单纯的比较

首页
    于石青璇这样的女子而言。

     毕竟说起来,按照唐书的说法。

    不,事实上这也是真实的事情,那么唐书他们的想法和作为真的是阻碍重重,却也是真的为了这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着想的义士。

    哪怕石青璇的性子恬淡淡泊,却也并不意味着她心胸中就没有对这片土地,对这个民族的热爱哪! 恩,唐大少爷再次刷了一把好感,这也是他刻意而为。

    毕竟忧国忧民的义士,真正为底层民众着想的掌权者,甚至为此不顾危险阻碍的变革者,总是让人佩服敬仰的。

    年轻人更是最容易受到影响和煽动的了。

     “我相信民众们会清楚什么人才是真心为他们着想的。

    ”石青璇认真的说道, 唐书笑了笑,“我也相信,起码如今大汉的领土下。

    民众安居乐业,对于大汉也是无比的支持,他们知道大汉付出了多少,也都非常踊跃的希望帮助大汉,不管是参军亦或是生产什么的,大汉的民众都鼎力支持。

    这让我们充满了信心。

    这才是最为强大的力量,那些反对者终究会在民众的海洋中被淹没的。

    ” “而且士族门阀中也不乏有英明智慧的人,他们也会认同大汉的制度的,虽然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他们的权利和资源,但是对整个国家却是一件好事。

    只有国家强大了,才能在外族的觊觎下。

    保护住他们。

    不只是如此,刚才我也说了,我们从域外归来,对于这个世界有很多的了解。

    ”唐书说着回过头,认真的看着石青璇, 至于鲁妙子,这个老头子直接被他丢到了脑后,这种重女轻男也让鲁妙子一阵无语。

     “这个世界很大,在中原之外还有着大片辽阔的土地,在更西方更是有着众多的国度,也有着他们特色的文明,我希望我们中原强大起来,我希望能够让我们汉族的光辉照耀整个世界,因为这个世界真的很广阔也很精彩,在域外也有着诸多富饶的土地,想要发展,终究要占据更多的土地资源。

    ”唐书意气风发的说道, 石青璇蹙蹙眉,说实话,她这样性子的女子,不,或者说大部分女子对于争斗对于战争都是不太感兴趣的。

     对此唐书也有办法,跳下青石,走向石青璇,踱了几步之后,唐书开口道,“青璇,你知道为何自三皇五帝以来,我们中原一直没有长久的帝国吧,不过数百年的时间甚至更短就到达了一个极限,从而崩溃,天下大乱,再次统一之后,又是几百年甚至更短,再次崩溃……” 对于这个问题石青璇还真是有些好奇,一边的鲁妙子也是如此,对于这种稀奇古怪,不,这算不上稀奇古怪,或者说对于这样很引人注意的问题,大多数人都会好奇的。

     “这其中有很多原因,除了统治者昏聩,自取灭亡之外。

    还有着一个根本性的原因,那就是民众的需求,中原百姓的要求不高,只要能够吃饱穿暖,甚至只要能够生存就能够忍受。

    但超越这个界限之后,就不行了。

    由此天下大乱,进入轮回。

    那么为何会出现这种要求不多的民众的那点简单要求都得不到满足的情况哪? 其中原因也有不少。

    首先就是土地兼并,你们也应该知道,很多时候权贵豪族往往有着众多的土地,但他们很是贪婪,总是追求着更多,因为种种压榨和剥削,民众生活越来越困苦,原本拥有的土地渐渐集中到了地主的手中,作为佃户,却也得不到多少的报酬。

    在遇到天灾人祸,自然就活不下去了,为此造反也是理所当然的。

    所以我们大汉限制士族门阀,就是不希望看到土地兼并的发生。

     另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

    那就是土地是有限的,而在太平盛世中,人口总是迅速增长的,人口增长,土地出产不够生活,就要朝着富贵人家借贷乃至卖出土地之类的,最终处境越来越差,到了活不下去的境地又是只能造反了。

    刘氏的大汉就是因此崩溃的。

    ” 唐书仔细的讲解着,在唐书的目光下,石青璇点点头,表示明白了。

    鲁妙子也是恍然。

    由此两人对于大汉的好感更多的,因为大汉的制度真的是在追求着长治久安。

    维护着普通人的利益。

     “这几百年哪,因为五胡乱华,汉人大量南下,将江南开发了出来,由此多出了众多的土地,在大隋一统之后,才能迅速的出现盛世景象。

    大好场面却被杨广给搞砸了。

    这且不说,就算没有杨广。

    几百年后的情况又会如何哪?人口越来越多,土地大量集中到了权贵手中,剩余的土地养不活那么多人,于是再次天下大乱。

    每次天下大乱,都是会损失大量的人口,人口减少了,土地也就够用了。

     而这期间。

    权贵因为拥有着权利和资源,哪怕朝代更迭,权贵中也会有不少的生存下来,而且每一个朝代都会多出权贵,这样发展,就又是一次次的轮回!这就是天地烘炉人间炼狱了。

    ” 深入浅出的讲解让石青璇和鲁妙子理解的越发透彻。

    但正因为彻底的理解了,才越有一种命运乃至时代的沉重感,一时间都是沉默的思索着,只闻周围夜虫的鸣叫声。

    一阵凉风拂过,枝叶簌簌作响。

    清冷的月光下,让人别有一番清冷孤寂之感。

     “那就没有别的办法了吗。

    只能如此轮回?”石青璇开口了,声音中带着些许的颤动。

     “当然不是,我刚才已经说过了,以后的大汉会限制权贵阶层,竭力的避免减少土地兼并的发生,这样就有着一定的效果,另外努力开发各种各样的技术,很多人都看不起工匠,事实上在我看来,工匠才是最为珍贵的,甚至是整个国家和民族的财富。

    或者用工匠两个词有些单薄,就是拥有各种各样技术的人才,不管是医匠还是铁匠之类的,有着一定技术的人们很重要。

    ”唐书开口道, 听到这里,石青璇微微有些惊讶,鲁妙子也是一样,士农工商的理念深入人心,工匠虽然有着手艺技术,也许生活的不错,但社会地位并不算高。

    而石青璇和鲁妙子都算是这个行列之中,石青璇不只是音乐大家,更精通医术,鲁妙子就更不用说了,近乎全才的家伙。

     被唐书这样的人物如此的赞誉他们所处的行业,所拥有的技术,却是让他们欢喜,尽管不管是石青璇还是鲁妙子都不以此为生。

    但并不妨碍他们为了唐书的推崇而动容。

     “类似铁匠,正因为有着各种农具,才使得种植业迅速发展,那么如果继续深入的研究下去哪,能不能是农业的产量再次提升?同一片土地能够生产更多的话,自然能够养育更多的人口。

    各类工匠都有着这样的可能性,让人们的衣食住行变得更加的方便,收获的更多。

    所以大汉对于各种工匠的各项待遇都是极高的。

    ” 唐书正容说道,对于农业技术的伟大,唐书知之甚深,所以自然会重视各种技术的重要性。

     “其实上面的方法说起来都可以归纳成一个,那就是极力的开发所拥有的土地,努力养育更多的人。

    ”唐书总结道,随即又说,“但这样的方法虽然有效,却也不能长久有用,因为人口总是会增长的。

    那就就需要其他的办法了,那就是开拓,就像这些年开发江南一样,去开发其他的地点。

    ” “因为如今我们周边都已经有了国家和民族,所以到时候为了我们民族的生存和发展,那么就需要战争了,而且这种事情总不能等到需要的时候在开始,提前进行才是最合适的。

    所以我说要让汉族的光辉遍布世界。

    北方的草原虽然不适合种植,但是对于养殖还是可行的,另外在西方也有着许多的肥沃的土地。

    所谓的九州之外为蛮荒的说法其实大缪。

    ”唐书再次开始讲述世界各地的风采和出色。

     让石青璇和鲁妙子听得很是认真。

     “南方炎热地带的小国之中一年粮食能够三熟,而且有的国家盛产各种宝石,在山间土地上随便挖一挖就可以看到大量的宝石。

    诸如此类的事情有很多。

    为了我们民族的未来,我们终究是要扩张的,更多的土地资源才能养活更多的人口,才能让我们的国家和民族有着更好的发展,过着更为舒适的生活。

    虽然民众们要求的并不多,但是作为统治者。

    有义务给他们提供更好的生活。

    ”唐书义正言辞、悲天悯人的说道, “当然。

    对于统治者而言,统御更多的土地人口也是他们的追求和希望啊。

    所以战争并不一定是坏事,只要有着一定的目标和需要,有着足够的收获,那么战争反而是发展的催化。

    ” 不管是石青璇还是鲁妙子都被唐书这番言辞打动了。

    鲁妙子这个老家伙甚至有些惋惜,如果早知道所谓的域外如此精彩,在年轻健康的时候,他早就去转一转看一看了。

     “你这个小子说话一套套的。

    你说的什么都是对的。

    你们的大汉都要被你夸出花来了。

    你可是很有上位者的意识,很多时候都是一副站在统治者地位上指点江山的模样,你就不担心你们汉王心生不满?”看着唐书那副云淡风轻却又有些居高临下的模样,鲁妙子心中不爽的说道, 好嘛,他鲁大帅哥也是鼎鼎有名的才子哪,到了唐书面前。

    却总是被教训,什么泡妞方面就不说了,在见识方面也被唐书压制,以他的心胸到不至于为此有什么不满嫉妒之类的情绪,但之前和唐书斗嘴有些习惯了,下意识的就是开始了打击。

     “很遗憾。

    我一点都不担心。

    ”唐书挑挑眉,满不在乎的说道,心中思索了一下,唐书在脸侧摩挲了一下,随即揭下了面具。

    露出了真面目,朝着惊愕的石青璇和鲁妙子笑了笑。

     “因为我的真正名字叫做唐书,我就是那个汉王,大汉是我的国度,我的意志就是大汉的准则!” 没等石青璇和鲁妙子反应过来,唐书走到石青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