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三二八.拿来主义

首页
    舞台,虽然劝说自己实在蛰伏和学习,但天下大势纷乱变动,也让李靖有些恨不能投入其中的感觉,如今听到汉王对他如此重视,李靖也难免有些心热,这样的待遇如果他在没有什么感觉的话,只能说李靖是个冷血动物了。

     “多谢汉王的看重了!”李靖很郑重的行了礼说道,就算是大才,也需要明主赏识啊! 唐书也并没有急着说招揽的言语,毕竟李靖这样的人物如果不对汉军有个真正的认识的话,他是不会轻易的做决定的,唐书也不想因为急躁坏了事,况且唐书还有着很多的筹码可以拿得出来,而且李靖就在唐书身边,如果最终说服不了的话,武力也能降服啊,所以唐书并不急, “李兄,当今天下大乱,各方义军蜂拥而现,隋军的镇压却是越镇越多,地方不稳,大隋大厦将倾,李兄以为然否?”唐书看着李靖开口问道, 李靖神情略微有些痛苦,显然对于隋朝,李靖还是很有着一定的感情的,这也难怪,他的舅舅乃是当年隋朝大将韩擒虎,更受到了大隋很多公卿的看重,对于大隋鼎盛时的声威印象非常深刻,但转眼间,大隋朝就落到了如今这种地步,使得李靖心里自然说不上好过,对大隋有着一定的忠诚感,但他的头脑告诉他大隋已经日暮西山,这种感觉十分复杂,但李靖并不是那种认不清现实的人,当下点点头表示认同。

     同时目光炯炯的看着唐书,想要知道唐书到底要说些什么,李靖知道对方想要招揽自己,但是也有些好奇对方会用什么样的说辞来说服他。

     “很多人都说杨广是个十恶不赦的昏君,大隋落到了如此地步,完全都是他自作自受,李兄是否认同?”唐书再次问道,看着李靖黝黑粗糙的脸颊微微抽动,唐书也并没有等待李靖的回答,而是自顾自的说道, “文皇帝时鼎盛的大隋落到了如今这种地步,在我们看来的确是杨广自作自受,他就是个败家的典范,但要说杨广完全就是昏君,他的一切政令都是胡作非为却也是污蔑了,很多人把一切的错误都推到了杨广身上,这或许没错,但认为杨广的一些政令都有错却也是胡搅蛮缠,我们对杨广的看法就是,他只是犯了一个不可饶恕的错误,才会导致大隋落到了如今这种地步!”唐书正色说道, 唐书这样的言语顿时吸引了李靖的注意力,就连一边的素素也竖起了小耳朵,谁让如今很多人都把一切怪责到了杨广身上,那种舆论就是杨广是个昏君,之所以天下大乱都是他的错误,他的那些政令,什么修建运河征讨外族也都是错误的。

     唐书也不迟疑,直接将他对杨广的一番看法完全说了出来,类似的观点他已经说过了数次,对云玉真,对宋师道等人,对李靖再说一下自然不是什么问题,而且唐书说的越发详细了。

    说到底,唐书拿出这个观点不过是为了一个先声夺人的效果罢了,以此来显示他们对国家对天下的认知而已。

     这样的观点论点充分,足够让人肃然起敬了,自然也就会对接下来的言语有了更高的容忍度。

    唐书一番话讲完之后,李靖沉默着,如有所思,而素素却是一脸的迷糊,最终只是垂下头不言不语的。

     “杨广只是忽视了民众,就是这一点造成大好局面沦丧,本来鼎盛的国家落到了如今这种地步,杨广自己生活奢靡,从未想过民众却连饭都吃不上,生存不下去之后,自然要揭竿而起了。

    隋朝国库丰厚,却最终便宜了其他人,如李密这等人,打下了洛口仓,声望大增,吸引了无数流民,却用来推翻大隋,这种事情说起来也是有些可笑。

    ”唐书走到窗边,摇摇头说道, “太白兄真知灼见,可笑我一向认为自己才智高绝,却从未想清楚这点。

    ”李靖有些惭愧的说道,似乎因为唐书显示出来的智慧,言语也亲近了很多,这都称呼起唐书的字来。

     “这都是汉王和我们共同探讨的,不过,李兄,不是我吹牛炫耀,大汉智者人才应有尽有。

    ”唐书只是这样夸耀了一句,并没有继续说下去,但李靖还是点点头,他倒是没有认为唐书是在吹牛。

     眼见自己这番行为效果不错,唐书也没有停顿,准备继续忽悠下去,好吧,这也不是忽悠,而是用事实来证明了汉军的强大和智慧,让李靖认识到汉军的出众,以及汉军就是最为适合他展现才能的舞台。

     “河?北青州的大汉,江淮的杜伏威、辅公佑,河?南瓦岗军的瞿让和李密,虽然当今天下义军无数,但是大多良莠不齐,真正给隋朝带来了巨大打击的就是这三股义军。

    ”唐书如是说着,李靖这时候也没有了淡漠的样子,反而很是认真的聆听着,听到这里,也是连连点头表示认同。

     “这三支义军虽然可以说对推翻大隋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这个天下的归属却并不只是这三只义军就可以决定的。

    诸如梁师都,刘武周、薛举等人也纷纷开始反隋,还有南方的林世宏,巴陵的萧铣以及余杭的沈法兴,吃人魔王朱粲等人,天下形势汹汹,但还有一些势力隐藏在后,等待着时机。

    ”唐书洋洋洒洒的将当今天下的诸多义军势力点了出来,说到后面,看着李靖, 李靖点点头,“太白兄说的是世家门阀吧,诸如四大门阀,这些世家门阀潜势力巨大,本身就掌握着莫大的权势,而且当今天下形式,恐怕他们也不会甘心这样等待下去的,岭南宋阀一向对隋朝就没有什么归属感,宇文阀更是因为杨坚代周一事心存不满,而李阀更是暗地下招兵买马的,蠢蠢欲动。

    ” “没错,说的就是他们,但是四大门阀中,真正可能对当今天下产生巨大影响的也就是李阀和宋阀。

    ”对于李靖的配合,唐书很是满意,唐书又是一番长篇大论,将四大门阀的优劣讲述了一遍,这般看穿实质的言论让李靖不喝彩称赞。

     “独孤阀和宇文阀已经出局,宋阀因为地理位置的缘故,也只能选择和其他势力结盟,暂且放到一边。

    那么剩下的就有李阀了,以如今天下形式,龙蛇并起诸多的势力中,李兄认为有哪几方势力可以参与到逐鹿争鼎之中?”唐书看着李靖询问道,这样一问一答,有来有往,才能让李靖更为的投入其中。

     “瓦岗军李密如日中天,纵横捭阖得天下民望,因为有能力参与其中。

    ”李靖如是说道,说完就看着唐书,那意思自然是让唐书对此进行评价了。

    好吧,类似的言语唐书已经对宋师道宋鲁等人说过,如今还要再费一遍口舌,不过唐书也不在意,直接将他对李密的评价讲了出来。

     李靖瞪大眼睛,瞠目结舌的,没想到如今威望盖世的李密在唐书眼中竟然是如此的不堪。

    不过唐书的解释也确确实实的充满道理,以往只不过是被表象蒙蔽没有想到,但是唐书点出之后,李靖在一思索,却发现唐书的评价恰如其分,李密还真是鼠困笼中,往来奔赴啊。

     “李密就是为王前驱的命,不过他确实能够影响到逐鹿定鼎之事,这也和他如今树大招风有关,他吸引了隋军大部分力量,就为其他的势力节约了很大的力量,李密和洛?阳之间的战斗,不管谁胜谁负,对于其他势力同样是件好事,就看哪方势力能够借助这个机会了。

    ”唐书最后评价道, 李靖沉默半响之后,点点头,神情有些唏嘘,显然这种逐鹿之事的诡谲和变换让他有些唏嘘,李靖虽然有着军神的潜质,但更多的才智还是在军事方面,对于其他方面只能说是有着一定的见解,却也没有太过深入。

     “这么说来,最终能够有着机会统一的势力也就不多了,除了占据了青州、河?北的大汉之外,还有就是能够占据关中的势力,至于其他的势力吗,宋阀能够影响一些,而江淮……”说道江淮,李靖沉默了下来,显然之前加入江淮军的遭遇,让李靖有些不知该如何评价了。

     江淮军同样声望不俗,之前已经说过,除了瓦岗军和唐书的汉军之外,就是江淮军真正给隋朝带来了很大的麻烦,而且江淮军攻占历阳,扼守长江航道,声望也是非同一般,绝对是当世有数的义军势力之一。

     “江淮军政令不修,纲纪不明,看似声势浩大,不过从中也可以看出杜伏威根本就是胸无大志,根基薄弱,这争夺天下的事情,却是和杜伏威无关了,但杜伏威确实也算是个人杰,他占据江淮,兵威鼎盛,并不难取得一个好结果,或是割据一方,或是择明主而投,进退都不失公侯将相之位,由此可见杜伏威的气运也是不错了。

    ” 唐书倒是毫不客气的评价了杜伏威一番,这个世界的杜伏威和历史上有着很大的不同,但只是从江淮军的情况上就可以看出杜伏威根本没有定鼎天下的可能,但他却也无愧枭雄的称呼。

     “大乱之世,龙蛇并起。

    我自马邑南下,一路行来,见过的义军数不胜数,诸多号称乱世群雄,实则个个争蝇逐利,威福自矜,衣冠其外,败絮其中!原本对于号称江淮大总管的杜伏威,联合李子通击败隋军,一举扼守住了长江水道,我还当他英雄气魄,但真正加入江淮军中,却是兵匪一家,胸无大志,也不过尔尔!” 李靖叹息一声说道,显然也是认同了唐书的说法,说完看了看一边的素素,显然想到两人相遇时的情况了。

     “杜伏威这样的行径,不过是趁着乱世纵横肆虐罢了,于民无益。

    ” “这天下归属主要也就看关中、河?北以及江淮了,而江淮已经被我们排除,最终能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