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二六五.流年

首页
    来。

    而唐书也就要离开了。

     “掌门,师尊交代过,你还有事情要处理,具体是什么事情,我就不多问了,不过如果需要帮助的话,尽管来找我,还有你的那几个师侄,虽然武功不行,但其他的杂学却也还有些用处,如果用得到的话,尽管找他们。

    ”苏星河送着唐书,一边说道, 唐书点点头,“放心吧,师兄,我可是不会客气的。

    还有,师兄,节哀顺变之类的言语我就不说了。

    不过有时间的话,师兄还是再收一个徒儿吧,几位师侄的杂学出色,也很有前途和发展,但终究我们逍遥派还是以武学立世的,相信师尊看到这一幕会很欣慰的。

    他一直觉得亏欠了你。

    ” 苏星河神色越发黯然,不过还是点点头,应承了下来。

     “好了,送君千里终有一别,师兄就到这里吧,如果师兄有什么事情的话,可以派人去四海商行通报,任何事情都已告诉他们,有什么需要的话也直接去找他们,如今那里也算是我们逍遥派的产业了。

    ”唐书叮嘱着, 苏星河点点头,两人道别几句,唐书带着属下直接离开了这里。

     回到洛阳城之后,找到了阿紫,不出唐书意料,短短时间,阿紫就闯了不少祸,还好唐书提前叮嘱过,再加上有着小青小白陪同,倒是没有出什么大问题。

    唐书倒也是不在乎,直接随意的训斥了几句。

    通知了阿大阿二,如果擂鼓山方面有什么要求的话,尽量满足一下。

    随即唐书就拿着阿大他们准备的资料研究起来。

     这还是唐书出山之后,吩咐阿大阿二的事情,对于唐书的吩咐,他们自然不会打折,反而用尽了所有力量完成唐书的任务,这就有了唐书手中那数目众多并且详细的情报。

     花费了三天时间,看完那众多的情报之后,唐书却是考虑着行动方针之类的。

    将这些问题全部准备好之后,唐书才走出了房间,再次给王语嫣写了一封信之后,让阿大派人送了出去,之前刚刚回到洛阳的时候,唐书就送去了一封信保平安,如今却是有些其他的交代和安慰,自然也少不了一些礼物。

     原本还准备和乔峰见一面的,不过很不巧,乔峰并不在丐帮总舵。

    唐书也没有刻意等待,将自己的要求和阿大阿二交代了一份之后,唐书带着阿紫以及小青小白,连同三十名武功好手,一行人朝着北方行去。

     ………………………………………… 时间流逝,春去冬来,已是两年过去。

    这两年间,北方可谓是风起云涌,世事大变。

     两年前,燕赵之地,因为契丹人和汉人之间的冲突,特别是二等人政策,燕赵汉人早就憋了一肚子火,最终一件契丹人灭门事件中,官府的表现让汉人们为之心寒,契丹人杀死汉人,只需要赔偿财物牛羊之类,而汉人杀死契丹人,却需要以命相偿。

    再加上各种欺压,可以说位于大辽的汉人们全部都是苦不堪言。

     不只是大辽境内,就是大辽和大宋的边境,大宋人也是过的胆战心惊,每年辽人都要进入宋朝境内打草谷,抢掠财物粮草不说,还要抢掠人口,偏偏这些人口带回去之后被他们恣意凌虐,十不存一。

    可以说这个时代边境的汉人过的很苦。

     如果没有意外的话,汉人还会继续容忍下去,没有办法,实力不如人,再加上朝廷的软弱和无力,这样的日子只能苦撑,历史上也是如此,直到金朝崛起,联宋灭辽,随即大金入侵大宋,使得大宋只能偏安一隅。

     但如今不同了,在灭门事件之后,有人奋起反抗,带着大批人直接杀掉了那个犯罪的契丹人不说,连同契丹人的官员一同击杀,所及召集燕赵还有血性的男儿开始反抗辽国的暴*。

    一时间星火遍地,燕赵之地一片混乱。

    短短数日,纠集上万人马开始在大辽肆虐。

     每到一处,击杀契丹官员,掠夺财富分给汉人百姓,并且将汉人迅速撤入大宋境内,而这支自称黑旗军的军队,则是继续在大辽境内肆虐,不过如今这个时期虽然大辽已经开始了堕落,但依然不是周围其他的国家能够对抗的,更何况是一直农民武装,虽然这支农民武装强大灵活的过分。

     在辽国南院大王起军之后,黑旗军的处境迅速艰难起来,但黑旗军的统帅却仿佛兵圣在世,以少击多,在燕赵之地纵横捭阖,景观大辽出动大军十几万,却总是被黑旗军钻出包围,并且大辽军队一旦分兵,数量少了之后,往往都会被黑旗军全歼。

     一时间,辽国南院大王耶律涅鲁古焦头烂额,很是气愤,责罚了很多的领兵将领,却依然还是拿黑旗军无可奈何,一时间黑旗军的大名在燕赵之地深入人心,对于黑旗军的统领,无数人称赞,就算是契丹人也是如此。

    对于如此武勇如此智慧的人物,任何人都不能忽视。

     不过万余人的黑旗军,竟然让大辽那百战百胜的军队战损无数,气愤恼怒之余,耶律涅鲁古放下了轻视之心,开始凭借着庞大的军队稳扎稳打,这种方式虽然缓慢了一些,但无疑非常的有效,因为黑旗军人数少了很多不说,也没有真正的根据地,只能靠劫掠来补充粮草。

     就在这种的情况下,黑旗军冲人意料的选择了决战,直接开始冲击大辽军队,一战之下,冲破辽军一支偏师,自身死伤三千余,却给大辽军队带去了两倍以上的伤亡。

    并且由此冲出了包围圈,不在与大辽军队纠缠,直接冲入了草原。

     这场战斗彻底打响了黑旗军的名号,一少击多,一战溃敌,而且对手还是近乎战无不胜的大辽军队,一时间关于黑旗军的消息传遍天下。

    面对这样的事实,尽管耶律涅鲁古愤怒异常,但亲眼看了战场之后,他连同契丹上层全部沉默了下去。

    他们不可能否认大辽军队的战斗力。

     而且将领在之前的战斗中也得到了足够的教训,所以这次的战斗表现的极为谨慎,但依然失败,这已经能够说明问题了,那只黑旗军十分强大。

    甚至让契丹上层都为之动心,希望能够招降。

    但黑旗军根本没有理会这种招揽,纵横在草原之中,神出鬼没。

     连续的追捕根本没有任何作用,仿佛黑旗军有着一只天空中的眼睛一般,任何的埋伏都隐瞒不住黑旗军,反而间或追击的辽国军队的薄弱处却会被黑旗军摧残。

    最终,耶律涅鲁古放弃了继续追击,把这件事情交给了各地驻军,或者说祸水西引,在黑旗军进入西部草原之后,大辽军队的态度就开始松垮垮的了。

     这其中自然是有原因的,一个是耶律涅鲁古不想在继续耗费自己的力量,而且只要守住要地,黑旗军就是无根之瓶,根本不能回到汉地进行兵员补充,这样下去,黑旗军的威胁只会越来越少。

    至于剩下的原因更直接,西部草原中更多的还是蒙古人的草场,尽管水草丰美之地都在契丹人的手中。

     但轮人数,还是蒙古人最多。

    将这件事情交代给蒙古的各个部落,既然削弱黑旗军的力量,也能削弱蒙古的力量,这正是辽国上层所想要的。

    奇怪的是,黑旗军进入西部草原之后就这样渐渐销声匿迹,似乎无影无踪了一般,只不过边境的军队曾经报告过,看到黑旗军除了大辽的范围。

     尽管没有削弱蒙古人,但黑旗军的离去,也让大辽上层松了口气,毕竟这样的一支军队无牵无挂的在国境内破坏的话也是一个大?麻烦。

    如今这样虽然不是最好的结果,却也不错了。

     但事情并没有到此为止,就在黑旗军消失了数月之后,大宋的百姓以及燕赵的汉人为黑旗军惋惜的时候,大宋境内对于黑旗军这样的英雄好汉抱有好感很自然,因为大宋军队的不争气,对于同胞如此威风凛凛,大宋百姓自然与有荣焉。

    而大辽境内的燕赵百姓也是很感激黑旗军。

     黑旗军的成分不用说,完全称得上大辽境内汉人的子弟兵,也是为了给汉人出气而成立的,自然更重要的原因是黑旗军并没有连累大辽境内的汉人,反而使得他们的生活好了很多。

     原本耶律涅鲁古确实有迁怒所有汉人的意思,不过在一名神秘的幕僚劝说下,却是平息了这个想法,毕竟无论如何他也不希望再出现一支黑旗军了,更重要的是,耶律涅鲁古还有更重要的事情需要筹备,在成功之前,他需要统辖的境内平静下来。

    这也就是的辽国境内的汉人日子好过了一些。

    这也是辽国安抚汉人的手法。

     耶律涅鲁古十分信任这位幕僚,在一年多前偶然遇到这位幕僚之后,两人一拍即合,而且这位幕僚确实智慧非凡,给耶律涅鲁古提出了很多精彩的建议,让耶律涅鲁古收获巨大,而今耶律涅鲁古事事都要和这位幕僚讨论,恩宠有加。

     在黑旗军消失半年之后,大辽国内也彻底的安稳了下来,然而就在这时候,一次更大的动荡出现了。

    辽国皇帝耶律洪基性喜狩猎,这次带着上京城的大军去了长白山狩猎,就在这期间,辽国南院大王耶律涅鲁古起兵谋反,当然,耶律涅鲁古的口号却是诛杀叛逆,回复正统,一举攻占守备空虚并且对他没有防备的上京城。

     随后拿出仿佛真实似得遗旨宣布耶律洪基得位不正,视为叛逆,随即就开始给众多的辽国官员封官许愿,这一步耶律涅鲁古进行的无比的顺利,再加上他的父亲耶律重元任辽国兵马大元帅,手握辽国数十万大军,甚至比起皇帝耶律洪基以及耶律涅鲁古的兵力还要多上不少。

     一时间在貌似正统的遗诏,再加上耶律涅鲁古父子强大的兵力威压之下,耶律洪基貌似走到了绝处……(未完待续。

    请搜索,小说更好更新更快!)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