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二五六.天气控制器?

首页
    奥马哈海滩同犹他海滩相比,简直是天攘之别,是五个登陆滩头中损失最惨重的,有“血腥的奥马哈”之称。

    这正是‘拯救大兵瑞恩’这部电影中要再现的历史,绝对的火爆的大场面。

     在这里盟军犯了一系列的错误,盟军认为这里的守军是第716海防师的一个团,既无装甲部队,又无机动车辆,士兵又多是预备役,战斗力很差。

    实际上,3月中旬隆美尔为加强诺曼底地区的防御力量,从圣洛调来精锐的野战部队第352步兵师,该师的一个主力团就部署在这里。

     6月6日凌晨三时预定登陆部队到达换乘区,当时海面上风力五级,浪高12米,有10艘登陆艇因风浪太大而翻沉,艇上所载300名士兵就在海面上挣扎。

    没有翻沉的登陆艇上的士兵绝大多数人都晕了船,不停地呕吐,再加上海水打进艇内,士兵们又冷又湿。

    当到达海滩时,士兵们已经筋疲力尽。

     只能说船员这种活计特别是要进行两栖登陆的士兵更不是一般人能够承受的,哪怕经过了一些训练,真正遭遇的时候,还是有些承受不住。

    关于这点,唐书在剧本中有过标注,务必寻求真实。

     更糟糕的是盟军在登陆前的火力准备中,最初为达成战术上的突然性,在预先航空火力准备时没有对这一地区进行轰炸。

    6月6日五时五十分,几艘战列舰,4艘巡洋舰,12艘驱逐舰组成地舰炮火力支援舰,四十分钟的舰炮火力准备,可由于害怕霍克角德军岸炮反击,军舰只是在远距离上进行射击,准确率很低。

     战后查明,这些所谓的岸炮,只是水泥柱伪装而成的。

    六时由480架b-26轰炸机对德军防御阵地进行直接航空火力准备。

    投弹达1285吨,但当时云层又低又厚,飞行员怕误伤己方部队。

    故意延迟30秒投弹,结果1285吨炸弹都落在5千米外。

    所以德军地防御工事和火力点大都完好无损。

     当盟军的火力准备刚一结束,德军的炮火就开始射击了。

    计划伴随登陆兵上陆提供及时火力支援的水陆坦克,在西段的32辆中有27辆在下水后的几分钟里就因风浪太大而沉没,余下地5辆中有2辆是驾驶员技术高超战胜风浪驶上海滩的。

    剩下的三辆只能说是上帝保佑了。

    可见这场世界上最大规模的登陆多么的狼狈。

     第一波1500士兵开始突击上陆,因为海中有一股向东的潮汐,以及岸上弥漫着硝烟,使得士兵难辨方向,队形也变得混乱。

    上陆时士兵们要先趟水涉过一米多深,50至90米宽的浅水区,然后通过180至270米宽毫无遮掩地海滩。

    才能接近到堤岸,而且这一切都在德军密集而猛烈的炮火下。

     这里成了美军的集体屠宰场,这1500士兵根本无法投入作战,没有重火力和远程火力,只是在浅水中,海滩上为生存而苦苦挣扎。

    在第一批登陆的8个连中只有2个连登上预定海滩,但也被德军的火力压得抬不起头。

    由工兵和海军潜水员组成的水下爆破组,伤亡惨重,装备丢失损坏严重, 但仍克服困难冒着德军炮火开始清除障碍物。

    在东段开辟出两条通路,在西段开辟出四条通路。

    可惜在涨潮前来不及将通路标示出来,后续登陆艇一直找不到通路,拥塞在海滩上听任德军炮击。

    可以说完全浪费了工兵和海军潜水员的牺牲。

    也由此说明了这次登陆的混乱。

     真实的战争永远都会出现种种意外,不管之前做下的军事计划如何的详尽,如何的齐全,在真正的战场面前总是会错漏百出,这也算是战争的魅力之一了。

     《拯救大兵瑞恩》正是反映这一段历史的,而瑞恩这位101空降师的伞兵所参与的战斗,其实也是等陆作战的一部分。

     “留在海滩上地只有两种人,一种是已经死了的人,另一种是即将要死的人。

    来啊!跟我冲!”这是当年美军第四师副师长科塔准将,在那弹片横飞的海滩上的呐喊。

    唐书想一想当时的场景,也不由摇摇头,战争,特别是这种残酷的争夺登陆战真的很是凄惨,甚至可以说,登陆的时候,这些士兵都是排着队去地狱哪! 但不得不说的是,这位副师长是个很有眼光和魄力的军人。

    当然,也很有勇气和责任心。

     士兵在战场上只能凭借勇气活下去,不生则死,或者死里逃生,是一个军人努力想搞清楚的一件事情。

    对于一名士兵来说,别人的生命并不比自己重要,将军也不行,这是正常人都有的心思,军人并不是狂信徒,虽然有着荣誉感,但依然有着私心。

    而且士兵和长官之间的差别待遇也是个问题。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士兵只是那些运筹帷幄的将军们眼中的一个阿拉伯数字而已。

    如果战争电影只是讨论将军和政客们的一言一行,而忽视那些在枪林弹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