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写的,经过验证了吗?这东西我也能写,我也能造啊,随便送给一家缺心眼的,再过个一两百年,自然也有缺心眼的后代会相信。
”
她翻到第二张照片,是介绍万物生和所谓的似人非人者的,上面写着:
天下有始,生亦有源。
所谓竟何在?夫地万物生。
无尽宝,南山寿,两利之不欲者,世间难有也。
若至万物生,两利唾手得。
然得之易,至之难,盖似人非人者之难寻也。
何谓似人非人者?左右以为人,然实非人也。
耳佩一黑石,以掩无影见;众生皆失影,止得一替耳;似人又非人,无影亦无替。
身世不自晓,但存溯源心。
何处源所在,答曰万物生。
今日伤,明日康,非魍魉不可杀之。
此之谓似人非人。
万物生之门,数十年一变,惟似人非人者知其所在也。
知之而不知,不知而知之。
不闻其名,但得其宝。
现有一法,以身世之谜为饵,诱之同行,乃破难至之局。
然后以魍魉杀之于其中,遂得两利。
这第一段与之前看到的,并没什么区别;第三段对她来说,也并不重要。
关键在于第二段,五四三当时隐藏的几句是:众生皆失影,止得一替耳;似人又非人,无影亦无替。
身世不自晓,但存溯源心。
何处源所在,答曰万物生。
“众生皆失影,止得一替耳……世间生灵都失去了自己的影子,只得到了一个替代,替身?”
江起舞翻回第一张照片,其上第一句为世人以为影,然似影非影,所以,这两句是相互对应的吗?
她又想起,在五四三家发现那两卷简策时,祝余对这句“世人以为影,然似影非影”做出的猜测,祝余觉得,最初被叫做影子的,和现在我们所看到的影子,并不是同一种,只是我们看不出区别,换句话说,不知是谁用假的影子替换了真的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