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59章 十年驱驰海色寒,孤臣于此望宸銮

首页
    做,怎么就第五层了呢。

     不过他怎么想的不重要。

     乾帝怎么想的才重要。

     陆总管此刻已经意识到了乾帝的想法,所以他很快就反应了过来,主动道:“陛下,需要我配合上官丞相吗?魏君虽然官职不高,但是他的声望太高,上官丞相若要强行罢免他,恐怕会遇到阻力。

    ” “没关系,朕是要给魏君升官,不是要处置魏君。

    ”乾帝此刻倒是自信起来,道:“所有人都知道魏君继续做史官很有可能会遭遇不测,那些对魏君好的人如果真的是发自内心的对魏君好,他们肯定也愿意让魏君升官。

    这次正好考验一下他们内心真正的想法,也让魏君看清楚这世态的炎凉。

    他现在看上去好像万人景仰,可实际上呢?那些追随他的人到底是想让他活着还是想让他去死?相信这次,魏君能够明白一些事情。

    如果可以的话,朕还是很想把魏君收为己用的。

    ” 听到乾帝这样说,陆总管对乾帝刮目相看。

     他没想到乾帝这次考虑问题竟然确实有五分道理。

     从逻辑上讲,基本无懈可击。

     的确,乾帝说的是对的,说到底乾帝没有要杀或者贬魏君的意思,他是给魏君升官。

     以魏君的年纪,以魏君做官的时间,这甚至算的上皇帝青眼有加了。

     陆总管感慨道:“陛下高屋建瓴,臣明白了,还是陛下技高一筹。

    ” 乾帝自信的笑了笑。

     他也认为自己这波十分高明。

     当然,他的这番良苦用心,也要让正主知道才行。

     所以乾帝直接道:“陆谦,朕的意思你让陆元昊私下里向魏君透露一下,免得魏君只知道一门心思的抗旨,还真的以为那些居心不良的大臣是他的支持者呢。

    ” “臣领旨,一定让魏君明白陛下的苦心。

    ”陆总管果断答应了下来,然后低声道:“就是这样做太委屈陛下了,自古以来只有臣子向皇帝低头,哪有皇帝向臣子低头的道理?” 乾帝表示不重要:“陆谦,这世间并不是所有人都像你一样忠君爱国的。

    ” 陆总管的老脸一点都没红,心态稳得一批。

     我陆谦就是一颗红心向太阳,忠君爱国的代表。

     “朕既然为天下之主,那向天下人低头也不冤枉。

    只要魏君知道朕才是真正想让他继续活着的人,朕的委屈就不算白受。

    ”乾帝道。

     陆总管表示十分敬佩:“陛下有远古人皇遗风,我遍观史书,也从未见过能礼贤下士到如此地步的帝王。

    有陛下在,是大乾之福啊。

    ” 乾帝闻言脸上差点笑开了花,不过他强行忍住了。

     朕才不在乎这种虚名。

     乾帝轻咳了一声,努力让自己的语气恢复平淡,淡淡道:“好了,别拍马屁了,按朕说的做,争取能够把魏君争取过来。

    ” “是,陛下,臣马上就去安排。

    ” 走出清心殿后,陆总管笑着摇了摇头。

     在殿外候着的赵铁柱第一时间走了过来,主动问道:“义父,陛下怎么说?” 陆总管把乾帝的打算和赵铁柱说了一下。

     赵铁柱听完之后大为吃惊:“义父,陛下的这个打算好像没毛病啊。

    ” 陆总管看了赵铁柱一眼,语气有些古怪:“不错,铁柱,怪不得你得陛下青眼。

    我九个义子当中,陛下最欣赏的就是你,看来都是有原因的。

    ” “义父,我怎么感觉你在骂我?”赵铁柱狐疑道。

     陆总管拍了拍赵铁柱的肩膀,淡定道:“自信点,我就是在骂你。

    ” 赵铁柱:“……” “不过人蠢点挺好的,陛下就喜欢你这种比他蠢的人。

    ” 这句话陆总管说的时候随手布下了隔音结界。

     作为大乾的特务头子,这就叫专业。

     从来都是他当隔墙的耳,还没被人隔墙有耳过。

     赵铁柱反应了过来,问道:“义父,陛下的计划有问题?” “当然有问题,只不过是听上去有道理罢了,可实际操作起来根本没有成功的可能性。

    ”陆总管道。

     赵铁柱不懂:“为什么?我感觉陛下说的很有道理啊。

    ” “因为你们根本都不会看人。

    ”陆谦淡淡道:“陛下到现在还认为魏君会因为某些大臣的恶意而退缩,这看人的眼光也是没谁了。

    魏君会因为某人想让他死,就放弃自己的主张吗?他会因为别人的背叛,就放弃自己的初心吗?” 陆谦没有指望赵铁柱回答,而是自问自答道:“不会,因为魏君根本就不是为了得到大臣的认可在做事,事实上这满朝文武的大臣是如何想的,魏君根本也不关心。

    魏君的眼睛看的是天下,不是利益。

    圣人只会践行自己的圣道,又岂会因为他人冷眼而改变自己的想法?” 赵铁柱闻言沉默了很久,然后才开口道:“飞龙受教了,义父,你是在教育我要向魏大人看齐对吗?” “你想多了,就你这脑子,不可能向魏大人看齐的,记得保护好魏大人的安全就行了。

    ” 赵铁柱:“……” 岂有此理。

     我赵飞龙有那么不堪吗? “对了,镇西王派来的那三个杀手怎么样了?”陆总管问道。

     赵铁柱道:“我们的人已经出发,应该很快就能够搞定他们。

    ” “不要杀他们,把他们炼制成傀儡,让他们按照原计划行刺魏君,你在暗中保护,以免他们真的伤到魏君。

    不过你不要轻易出手,尽量把出手的机会让给别人。

    我正好要看一看,京城会有多少镇西王的人在暗中配合。

    ” 这波就叫钓鱼执法。

     陆总管的小目标是把镇西王在京城中的隐藏实力连根拔起。

     赵铁柱有些不解:“义父,有元昊在,谁能伤到魏大人?” “到了杀手刺杀魏君的时候,元昊肯定会被调开,你信不信?”陆总管笑着问道。

     赵铁柱反应了过来,嘴巴微张,吃惊道:“镇西王在我们监察司有安插人?” “未必是我们监察司,但总少不了人的。

    毕竟连你都知道,不把元昊调走,就伤不了魏君。

    ”陆总管道。

     赵铁柱:“……”什么叫连我都知道? 我知道很奇怪吗? 要不是看你是我义父,我一定让你知道知道什么是沙包大的拳头。

     “这三个杀手来的倒是时候,正好派上了用场。

    ”陆总管的嘴角浮起一抹笑容:“要送人情,索性就送的更大一点,相信上官丞相会十分感激我的。

    ” 赵铁柱又听不明白了:“义父,上官丞相为什么要感激你?” “你没必要懂,以你的脑子,理解不了这些东西。

    ”陆总管直接道。

     同殿为臣。

     作为差不多一个级别的大佬,像陆总管、上官丞相、姬帅他们对彼此的了解都十分深入。

     毕竟他们合作或者对抗的机会太多了。

     而且上官星风的事情,别人不知,可监察司是知道一些底细的。

     毕竟上官星风的事情可比任瑶瑶好查多了。

     任瑶瑶的秘密监察司是真的不知道,但上官星风的事情陆总管其实一直都知道。

     既然知道,自然也就能猜出来上官星风和魏君是在做戏。

     而既然是在做戏,上官丞相的想法自然也就不难推测了。

     在陆总管看来,这种事情甚至都不用去证实。

     一切尽在不言中就够了。

     等日后他需要帮助的时候,他相信上官丞相会把这个人情还给他的。

     因为他确认两人做出了共同的选择。

     包括姬帅。

     他们这些身居高位的大佬,能当人,谁都不想当狗。

     所以,很多事情不言自明。

     而他们的默契配合,也熟练的让人心疼乾帝。

     …… 一天后。

     上官丞相在朝会当中,正式提出了外放魏君,让魏君主政一地的想法。

     附和者寥寥无几。

     大多数人都表示反对。

     毕竟上官丞相这个提议所蕴含的心思,明眼人都能看的出来。

     纵然是丞相党,也不想揽这个骂名。

     言官御史更是直接开骂。

     一时间,上官丞相刚刚好转了一点的名声又逆转了回去。

     他还是从前那个少年……呸,台词错了,还是从前那个奸相,没有一丝丝改变。

     不过这种骂声过去这些年上官丞相已经习惯了。

     魏君是吃饭睡觉骂乾帝。

     上官丞相是吃饭睡觉被人骂。

     多大点事? 上官丞相完全不以为意,直接把乾帝搬了出来。

     “这是陛下的口谕,尔等要抗旨不尊吗?”上官丞相图穷匕见。

     不过此时还没有给上官星风太多串联朝臣的时间。

     而且上官丞相也是有党羽的,无论他说什么,都无脑支持的那种。

    尽管少,但是这种人客观存在,上官星风也没和这种人暗示。

     上官星风肯定也不能把上官丞相的意思宣扬的满世界皆知。

     这件事情对于上官星风的考验难度在于他如何把握一个度,在不暴露上官丞相意图的前提下做到让六科官员否决乾帝的圣旨。

     一旦暴露了上官丞相的意图,上官丞相的这次谋划就全盘失败。

     所以这对上官星风的要求很高,一天的时间肯定是完不成的。

     当日,朝会不欢而散,最终没有达成决议。

     次日,依旧是没有商量下来。

     而且魏君直接发声,表示自己要死在执笔者这个位置上。

     “哪怕抗旨不尊,我魏君也一定会把卫国战争的真相写在史书上。

    青史昭昭,史笔如刀。

    有些人不想看到我继续曝光当年的真相,所以想把我从执笔者的位置上赶走。

    我要告诉这些人,这不可能。

    除非杀死我,否则真相必将大白于天下。

    ” 魏君全篇发言的重点是“杀死我”。

     可惜,世人全都理解错了重点。

     没有人懂他。

     对于魏君的这个态度,世人表示集体膜拜。

     “魏大人就是魏大人。

    ” “除了魏大人,谁写的史书我都不相信。

    ” “魏大人说的对,就是因为他太正直了,所以有些人不想看到魏大人继续曝光当年的真相。

    ” “魏大人是大乾最后的良心,连魏大人这样忠肝义胆的君子都要被放逐,大乾还有希望吗?” “坚决反对放逐魏大人。

    ” …… 舆论全面的偏向魏君。

     大半原因是魏君的人设立的太稳,本来绝大多数人也是支持他的。

     小半原因是上官星风在发力。

     这个舆论氛围是上官星风想要的。

     尽管这是以上官家的名声扫地为代价。

     不过没关系。

     上官家从上官丞相到上官婉儿再到上官星风,没一个人在乎的。

     所以上官星风把自己家卖了一个彻彻底底。

     舆论确实能够影响一件事情的发展,以及很多人的心态。

     当所有国民都集体反对一件事情的时候,很多官员也会下意识的不敢支持。

     自古以来基本都是这样,毕竟不是所有人都有金陵法官“勇气”的。

     上官星风把这种心态利用的极好。

     当再一次朝会开启,上官丞相直接请出了乾帝的圣旨之后,上官星风早就安排好的托上场了。

     “封驳,我们要封驳。

    ” 很多时候,人需要的就是打破樊笼,走出去。

     只要走出去,就是另外一番新的天地。

     和乾帝一样,很多人都忘记了原来大臣还可以使用“封驳”,否决皇帝的圣旨。

     毕竟不是所有人都有上官丞相的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的。

     但是在这个托的提醒下,大家全都想了起来。

     于是,响应者开始接二连三: “封驳?对,封驳。

    ” “我们要行使自己的权力。

    ” “我们有权力否决皇帝荒唐的圣旨。

    ” …… 六科官员们兴奋了起来。

     原来自己这么牛逼。

     他们解锁了一项新技能。

     形势一片大好。

     站出来的六科官员越来越多。

     眼瞅着就达到了“封驳”的标准。

     上官丞相嘴角勾起一抹笑意。

     一切都在他的计划之中,成了。

     他刚刚产生这样的想法,突然之间,听到了一句熟悉的声音: “尔等是想送魏大人去死吗?” 上官丞相心头一紧,抬头看去。

     看到了礼部尚书。

     从级别上,理论上仅仅矮他一头的超级大佬。

     六部当中,礼部为首,礼部最贵。

     当然,这是名义上的。

     之所以这样规定,也是因为礼部一直都是儒家的自留地。

     关于礼仪规范,都是儒家内部制定的,也由历代儒家弟子负责守护。

     基本上正常情况下,每一任礼部尚书都是儒家的大儒,不会怎么参与政事,可地位却稳固的很。

     稳固到连皇帝没有特殊情况都不能随意任免礼部尚书。

     礼部尚书是由儒家内部自己推举的。

     当然,这种内情外界并不知情。

     可上官丞相是一清二楚的。

     上官丞相没有想到,礼部这一次,竟然站在了乾帝那一边。

     而且给出的理由无可挑剔。

     礼部尚书环顾左右,掷地有声:“魏君魏大人的表态已经含有死志,难道你们看不出来?魏大人不怕死,愿意为国献身,那是魏大人高风亮节。

    可我等和魏大人同殿为臣,现如今既然有能够帮助魏大人脱离危险并且飞黄腾达的机会,难道我们要眼睁睁的看着魏大人去死? 诸位同僚,你们到底是在支持魏大人,还是为了自己的名声,把魏大人置于危险当中?亦或者,你们只是为了反对陛下,根本和魏大人没有关系? 诸君,好好想想吧,审视一下自己的内心,你们到底有没有把魏大人这样的国士安危放在第一位。

     陛下是要给魏大人升官,让魏大人有主政一方的机会,这对魏大人来说难道是一件坏事吗? “老夫先表个态,老夫支持魏大人外放。

    记住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