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无不及,古人称为大德),故多荣誉,多有功绩。
也就是说,《周易》二五两爻辞多是吉利的。
三爻居内卦之上,过中。
故多凶险。
四爻近五爻,五爻为天子,故近天子之人,多恐惧,即所谓伴君如伴虎。
前段时间,李傲多少是把这《周易》给看了一遍,深觉里面的学问之深奥,所以,也只是看了个大概,可是,对于这上下爻之卦意,他可是记得清清楚楚的,伴君如伴虎啊,犹不得他们不小心。
要知道,当初李显在李丰死之后,可是安排他们三兄弟,呆在这国子监里的,而如今这李平竟然偷偷跑到印染坊去了,这事儿,说他是个事儿吧,李平他也没处可说去,可你要说他不是个事儿吧,李平这般做法,往重里说那就是违抗李显之令了,严重的那就直接可以杀头了。
“无妨,本王来找诸兄长却是因着准备来年秋的科举之事,此事本王本属意国子监由王叔代办,只是如今王叔没于王事,这国子监本王准备转交于大兄,却不知大兄意下如何?”
“臣愿为大王分忧。
”正经的行了个君臣之礼,这算是李傲接受了李显的提议了。
“那二兄呢,你可有何想做之事?”安排了李傲,李显又把头转向了李兴。
如今李显手头上实在是缺人,而李家能用得上了,也就李傲,李兴,李平这三兄弟,可惜的是,这三兄弟,除了长兄李傲外,李兴,李平二人才能皆是平平,完全就是属于那种拿不出手的类型,也着实让李显头疼该把他们安排在什么位置比较合适。
用眼角看了看边上的大哥李傲,见得大哥一副眼观鼻,鼻观心的样子,李兴不由得有些无味的撇了撇嘴,方才回道:“我意属《春秋》。
”
为了证明自己,李兴还特意从桌上取来一本厚厚的册子,很是慎重的交给了李显,对于这位只看春秋不过一二年的人,就想着写点什么东西的人物,李显却是笑笑之余,浑没在意,只是拿得来随手翻了翻。
“夫春秋,上明三王之道,下辨人事之纪,别嫌疑,明是非,定犹豫,善善恶恶,贤贤贱不肖,存亡国,继绝世,补敝起废,王道之大者也。
。
。
。
。
。
。
”
光看这一段,李显就不由得给予了李兴一份敬佩的眼光,看春秋能看出这些来,不得不说李兴绝对是个天才。
其实《春秋》这一书有很多,有《左氏春秋》《公羊春秋》《谷梁春秋》《邹氏春秋》《夹氏春秋》本种,而李显抄录来的,确是最常见的《左氏春秋》和《公羊春秋》两册,共一万八千多字。
只是这春秋之书实在是难让人搞懂,里面每一句话,都有褒贬之分好多种意思,想要读懂,估计就是李显这个光会背的人,也是无法理解的。
而李兴能在区区一两年时间内,就能开始为这春秋写注,不得不说这家伙,跟那关二爷一样,也是位读春秋的料啊。
人家关二爷读春秋读出个武圣人来,李显还真希望他李家子能靠这读春秋读出个文圣人来呢。
~~~~~~~~~~~~~~~~~~~~~~~~~
55555,感谢&ampamp1t想北山&gt你的十张贵宾票啊,这是本书写到快四十万字第一次收到的大礼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