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这些数据里,我们可以看出,一匹马,要从出生,到成熟,至少需要五年时间,而在五年时间里,他才能够生出一匹小马仔,这其中,还要减掉一半可能是公马的可能性,还要再减掉八成是劣马的可能性。
到最后,等这些小马驹长大了,能完全成为一个健壮的上等战马时,其可能性就只有二成都不到。
而李显,如今的做法,就是尽可能的把乌恒国这产出的二成上等战马全给搜刮得来。
不用多久,就照目前这形式展下去,只要一到两年时间,到时候,整个乌恒国,都将再也找不到几匹好的上等战马。
到那个时候,李显的大军,骑着从乌恒人那买来的上等战马,却去追杀这些已经只有下等马或者中等马的乌恒人。
到那个时候大草原就不再将会是乌恒人的主场,而会是成为一种完全倒过来的形式,变成了李显的主场。
灭乌恒国,将会是指日可待的事情矣。
收购和出售的事情,正在进行的如火如涂,而另一方面,在银钱上的收入,同样亦不会太少。
毕竟,董,舒二个商业巨无霸,如今在成品供应充足的情况之下,以他们那积累了数百年,几十代人的强大销售散点,整个天下间,每个诸侯国里的州,郡,全都有着董家,舒家这二家的身影。
如蜀国,他们的特产就是粮食,蜀锦,而如魏国,他们的特产就是铁,如此种种,以董,舒二家为起点,从整个天下间搜刮上无数的钱财,而汇聚入李显的手上。
加上麻九所给予的钱,此刻,估计便是连李显自己,此刻他亦是不知道自己有多少钱。
他只知道,自己现在手头上有很多钱,而可以做上很多事情。
而李显,先做的一个事情,竟然是下令整个大秦国,新修驰道。
所谓的驰道,也就是国道。
整个天下间,无论是哪个诸侯国,其国内的大道,皆是靠着大量的人踩出来的一条路,而经过常年累月的踩踏,加上风雨侵袭,年复一年,日复一日之后,这整个天下间的驰道早已是变得坑坑洼洼,破烂不堪。
就拿李显自己来说,当初,他领着一万大军,从雍州城出,驰援金州之地,金州,那地儿离着咸阳城可并不是太远,可是,李显领着大军竟然走了足足有小半个月时间,一天行军都走不过五十里。
而李显领着一千骑兵在那辽阔的大草原上,一天足足可以奔行上一二百里的路程。
这其中,就算是除去因着步兵拖累而产生的后果。
可是,这其中的差距那是足足有四倍之多。
四倍,这不是吃饭喝水,而是行军度。
这种每多加一秒,那都是多加一份困难的事情,可是,在草原上奔驰竟然足足比在大秦国腹地奔跑快了四倍的度。
其中的路况艰难跋涉的程度,可想而知。
特别是碰上雨雪天气,就这大秦国的那泥泞路,又哪里行得了军,运粮车怕是一走了过去,就要深陷下去了。
这些,都算是李显亲自体会过,感受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