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长公主能有的规制。
大家才明白这里不是什么馆陶长公主墓,而是汉文帝刘恒的帝陵。
千年来,我们都找错了地方。
后来经过多方面的探测,确定凤凰嘴下面没有任何墓葬。
这千年的乌龙才算是解开了。
】
“陛下?”主父偃轻声唤了一句,这么久陛下一句话不说,一动不动。
刘彻低头看向其他人,他现在有一肚子的话想说,但却不知道该从哪里开口。
这样的感觉对他来说真的是非常的难得也非常的憋屈。
“太宗皇帝的陵寝被盗了?”最后刘彻憋出了这么一句。
其他人:……
【《汉书》中记载,霸陵‘不以金银铜锡为饰,因其山不起坟。
’这句话前半句好理解,就是说霸陵中陪葬品不丰厚,这和文帝是一位简朴的皇帝对得上。
但是后一句的理解,直接导致霸陵被误认千年。
】
【‘因山为陵,不复起坟’这个造陵墓的规制在唐朝那是不新鲜。
因为唐朝的皇帝都是凿山建皇陵的,没有封土。
所以史书上称为‘因山为陵,不复起坟’。
所以大家就觉得这霸陵也是如此,凤凰嘴那山的形状和唐朝的帝陵是非常的相似。
虽然专家们也是疑惑过为什么汉文帝的陵墓不和汉代的帝王陵寝一个样。
而是和唐代的帝陵一样,不过也可能是唐代皇帝学他。
加上他没有把自己埋在祖坟里,所以陵墓规制上奇怪一些也是可以说得通的。
】
【而真正的霸陵出现之后,大家才发现原来所有人都理解错了。
人家的不起坟是真的没有坟头,没有封土。
和唐代的将墓室凿在山南的半腰处完全不是一回事。
从这里也能看出为什么汉语是世界上最难学的语言之一。
】
【老师,霸陵为什么不和西汉的其他帝陵葬在一起?】
星慕听到有人这么问,她也好奇。
这位讲解员显然不是第一次遇到会提问题的游客了,态度丝毫没有不耐烦,依旧是温文尔雅地说话。
【这个问题在考古界历史圈子里也是有很多的猜测,去掉那些不靠谱的,我觉得比较接近真相的应该是,汉初的时候因为吕后专权,皇帝的更迭非常的快,刘恒虽然是汉高祖刘邦的儿子,但是他
却是汉朝的第五个皇帝了,而刘邦的长陵身边早就有了刘盈的安陵。
同样是刘邦的儿子,汉文帝不愿意屈居刘盈之下很正常。
但是他又不能将刘盈给挖出来。
所以另外安葬也是合乎情理的。
】
讲解员小小的开了一个玩笑,大家也是很给面子的笑出声。
刘彻:……
“这天上的人也太放肆了,太宗皇帝也是他们可以这么开玩笑的。
”
“死者为大,如此实在是太不知礼节了。
”
不知道天上是怎么回事,大臣们也不敢说什么太不敬的话。
但是态度还是要表达出来的,他们是站在大汉和陛下这一边的。
刘彻没有理会这些人说得话,他现在心里想的都是这天幕到底是什么,是神迹还是人为。
若是人为,幕后之人有什么目的。
【刘询的杜陵也是一样,大家都知道刘询是刘据之孙,而刘据死于巫蛊之祸。
那个时候刘询还在襁褓之中,三岁之前都是在狱中度过的。
这样的刘询自然也是不知道该葬在哪个长辈的身边。
另外选着一处安葬也是人之常情。
】
第68章
刘据这个名字一出,刘彻身边的所有人都是一惊。
如今谁不知道陛下而立之年才得一位皇子,高兴的不但大赦天下,将他封为太子不说,还为了他的身份废了出身高贵的陈皇后,立一介歌女为皇后。
可是这天上之人说什么,刘据死于巫蛊之祸?
大臣们面面相觑,这陈皇后被废的理由他们也是清楚的,就是因为巫蛊的原因。
“哈哈哈,报应,真的是报应啊。
”长门宫内的陈阿娇哈哈大笑。
卫子夫那个卑贱的歌女,夺了她的后位又如何,儿子成了太子又如何。
太子死了,卫子夫这个皇后就不是坐不坐的稳的问题,而是活不活的成。
【……霸陵内的陪葬品基本上都是陶器,这样的陶俑不少。
也能说明这位汉文帝是一位真正节俭的明君。
毕竟汉朝讲究的是厚葬。
后人要是不将长辈厚葬,那是要被指着鼻子骂不孝的,要知道不孝这个罪名可是很大的。
一旦沾上就是前途尽毁。
而如果你有一个孝顺的名声,那你就能举孝廉,可以做官。
所以很多人家为了办葬礼那是倾家荡产,汉一朝不知道有多少财富埋到了底下。
】
【老师,我觉得不是汉文帝不想厚葬,而是当时汉朝初期国家刚刚从动荡中走出来,朝廷和百姓都不富庶,所以文帝以身作者要薄葬。
】
【你说的很有道理,这不就更能说明文帝是一位明君了吗,能够克制自己的欲望,将国家的情况放在心里,以身作者。
这样的君王从古至今也是极少的。
西汉那个时候相信鬼神相信死后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