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头吧。
】
星慕站在太和殿正门口拍了一下。
【上头的牌匾是乾隆的御笔,写着‘建极绥猷’四个字。
大致的意思就是‘天子上承天命,下顺百姓’。
正中间的是龙椅,这龙椅是后来修复的。
再看上头,那是太和殿的镇殿之宝,轩辕镜。
】
朱棣看着天幕上的宫殿,有一瞬间的出神。
他会在十几年后迁都北平吗。
北平是他的龙兴之地,要是回去他很愿意。
只是迁都不是小事,目前他还没有想过。
紫禁城,看着很不错,他也许可以提前准备。
【太和殿历经六百多年,见证了中华历史的纷纷扰扰。
它辉煌过也落魄过。
换过主人,遭遇过雷击和火焚。
而之后的岁月中它会继续自己的使命,见证祖国辉煌的未来。
】
“这女子不是神仙。
”神仙不会把凡间的王朝叫做祖国。
“这天幕应该不是出自她的手。
只是为什么要以她为主角。
难道是神仙转世。
”
“我们要好好研究一番这天幕,其他的先不说,日后取代大明的那个王朝我们一定要知道具体情况。
”朱棣眼中闪过一丝凶光。
第34章
【太和殿,中和殿以及后面的保和殿基本上都是这么一个样子,咱们也就不去一一看了。
现在咱们去乾清宫看看,我们在很多电视剧,小说中都看到过写乾清宫的内容。
乾清宫是内廷的正殿,是明清两朝十六位皇帝的寝宫。
它是属于后宫的范畴。
】
【前面的就是乾清门,看到上头的匾额了吗,当你看到这种满汉双语写成的匾额,就代表你进了后宫。
当然在清朝的时候,不管是前朝还是后宫都是满汉双语的匾额。
如今我们在太和殿看到的是只有汉语的匾额,那是因为清朝灭亡之后上面的满文给抠了下来。
】
【至于后宫这些为什么没有被抠,是因为当初满清最后一位皇帝宣布退位,按照之前的协议,皇室还是可以住在皇宫里。
当时隆裕太后这些女眷也还住在后宫,所以后宫区域的匾额就没有被抠掉满文。
】
“满文?”朱棣看向姚广孝。
“看着有些像蒙文,但是满文还真的没有听说过。
”燕王的封地就在北方,蒙古人就是他们的‘老朋友’。
这世界上最了解你的就是你的敌人。
他们对于蒙文也是看得懂不少的。
“所以,这清一朝是北方的鞑子建立的王朝,娘的,难道是他们又打进中原了。
”朱棣驻守北疆多年,自然知道元朝余孽和其他的一些鞑子都对中原虎视眈眈。
元朝余孽想着复国,其他鞑子则是想要学蒙古一族打入中原统治华夏。
“应该就是如此。
”姚广孝点头表示赞同。
“娘的,迁都的事情现在就去办,北疆不可有失。
”朱棣是个很果决的人,反正之后都是要迁都的,那早一点晚一点有什么区别。
姚广孝却觉得不必这么急,现在最重要的还是赶快举办登基大典,名正言顺很重要。
想要迁都北方,以燕王的实力强行进行自然也是可以的,但是那样做隐患太大。
“王爷,这不急,晚几年早几年都无大碍。
就算是和后世说得那样十几年后再迁都也没有关系。
咱们如今最要紧的是登基坐稳皇位。
这天幕要是说得是后世的事情,那我们也要知道更多的消息才能事半功倍。
”
朱棣对于姚广孝的进言还是能够听进去的,听到大明很可能被鞑子所灭,朱棣第一时间就担忧自己的老巢。
“满清,满,鞑子中有以满为姓的吗。
”姚广孝眯眼思考。
“没有听说过,鞑子的姓氏不都是老长的吗。
”朱棣皱眉:“让北平那边和锦衣卫合作,查清楚。
”
“咦?”
“怎么了?”
“王爷,你注意力集中到天幕上的左上角试试……”
【乾清门东面是景运门,西边是隆宗门,这里还有一个故事。
大家看上头隆宗门的匾额,在宗字下头有一根钉子。
看到了吗,这其实不是钉子,而是箭头。
清嘉庆十八年的时候,嘉庆皇帝带着皇子皇孙,王公大臣一大群人,一起去承德打猎去了。
而白莲教这边的一个分支教派,天理教,直接收买了宫里的小太监,就200人,直接打进宫。
】
“荒唐!”胤禛大怒,嘉庆,那就是他的孙子,区区两百人竟然就能打到隆宗门。
这不是天大的笑话吗。
【更让人觉得好笑的是,这200人还是分开进宫的,东华门和西华门一边一百。
皇宫的守军,不知道是因为皇帝出门狩猎带走了精锐还是就是这么废物,竟然被区区100个没有受过什么训练的乱民给杀的损失惨重。
要不是对皇宫不熟悉,真的是很有可能打进后宫。
】
“嘉庆是老四的孙子吧,老四现在恐怕是要吐血了。
”胤禟原本还想幸灾乐祸一下,但是想到昨儿老四的帮忙,觉得有些心虚,不再开口。
【这牌匾上的箭头就是那个时候留下的,嘉庆皇帝回来后下了罪己诏,认为这是‘汉唐宋明未有之事’,留下这箭头也是为了警示后代子孙。
只是效果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