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房。
大嫂有了嫡长子之后,李姨娘又有了顾振,也算是有两个儿子。
而等到大嫂有了抒儿后,不久大哥就封了爵位,因朝中那会儿有一位国公过世,嫡子无能,庶子精干,结果争袭不休,她生怕大哥常年在外,到时候也闹出这样的事来,便软磨硬泡,大哥便答允了大嫂不让妾室通房再生子。
”
章晗一直纳闷顾家二房九个儿子,长房却只活下来顾振这一个,此时方才恍然大悟。
而顾淑妃既然想着一定要保住大哥留下的爵位,也就继续一五一十地说道:“娘从前一直住在威宁侯府,虽则对大哥统共就两个儿子也颇有微词,但因为对大哥的嫡长子顾镛满意得很,也没有多说什么,就是提了给顾振请先生的事,也因为大嫂不上心,顾振自己又因为生母宠着,于是眼开眼闭。
结果顾振一直跟着李姨娘,也没学着什么好东西,声色犬马倒是无师自通。
谁知道,天下事便是无常,镛儿好端端的一场伤寒就过世了!正巧那时大哥卸任回京,身上旧伤本就不少,而膝下只有顾振这一个没出息的,一来二去和大嫂难免生出龃龉。
”
一想到少年恩爱的夫妻,而且顾长兴回京的时候遣散在外服侍的所有侍妾,回到京城白发人送黑发人不说,更要面对后继无良人的情形,顾淑妃不禁更是觉得造化弄人,轻声苦笑道:“既然起了龃龉,当初大哥为了大嫂和镛儿,给侍妾们灌了绝子汤的事情就瞒不住了。
娘知道后气得直发抖,责备大嫂不知道防患未然,也不知道及早给镛儿栽培一个兄弟为臂膀,又觉得顾振不足以承袭威宁侯爵位,便对大哥提议,顾振既是庶出,不妨从二嫂的儿子里挑一个。
事情被大嫂知道了,却是宁死不肯,到后来,夹在中间的大哥便因为一场病过世了。
娘心灰意冷,便任由大嫂报了顾振袭爵,又搬到了二哥和二嫂那儿。
”
当初在嫁给陈善昭之前,章晗曾经在威宁侯府的会芳阁住过一阵子,知道那曾经是顾振的住处,只觉得奢靡过分,但看看府中其他地方,却都是简朴得很,因而一直有些好奇名声赫赫的威宁侯顾长兴是怎样的人。
想到顾长兴能够答应妻子那样的要求,可说是男人当中百中无一,最终身后却落到那个下场。
她只觉得心中唏嘘不已。
怪顾长兴?他身为镇守边关的武将,三年五载才能回家一次,嫡妻儿子都要留在京城,身边要人伺候。
却又答应了妻子不留种,已经很难得了。
怪胡夫人?哪个嫡妻不希望和丈夫一生一世两双人,不希望丈夫的爵位财产还要多出庶子觊觎。
再加上在家教子奉养婆婆,那日子何尝不辛劳,有那点要求何足为奇?
可怪太夫人……眼看着长房的嫡孙殁了,顾振又不成器,若长子命中就这么两个儿子也就罢了,可偏偏是因为侍妾们都给灌了药,长子回京已经是一身病痛。
再奢求生男谈何容易,所以才把主意打到二房身上。
至于责备防患未然,虽有些苛责了,毕竟谁也不知道养了这么大的顾镛会如此轻易地撒手西归,可诸子成器的二房就在边上。
谁没有个比较?
顾淑妃借着胡夫人的事,也并不仅仅只是给已故的大哥求情,希望能留下威宁侯的爵位。
见章晗果然陷入了惘然,她便没有出声,直到人许久回过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