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45章,三份情报

首页
    多了。

     要想做到,必须先知道目标是什么,要坐哪趟列车,什么时候经过? 详细的情报是行动的前提。

     袁朗思虑了片刻,叫来了两个人,把日本人的文件打包带走。

     在他分析情报的时候,军火物资已经被收集起来装车了,还发现了大量的储备粮食,满满的装了好几大车,才装了一半。

     村民已经被喊来了,王喜奎决定将剩余的粮食送给村民,搬走多少都是他们的。

     当然,在那之前他还要请示一下袁朗:“顾问,你看这样行吗?” 日本人仓库里的粮食,都是从老百姓手里抢来的。

     也许就是周边村民们的呢! 袁朗自然表示赞同,他也提醒:“你也得告诉乡亲们,粮食搬回去一定藏好了,别我们走了,小鬼子又来抢回去。

    ” 王喜奎稍稍皱了一下眉头:“嗯,我会告诉他们的。

    ” 实力不够就是憋屈,明明打下来的,却还要放弃。

     老百姓还要在这片土地上生存,还要继续忍受小鬼子的残酷统治。

     耻辱,是军人的耻辱。

     “还有,别让俘虏的伪军跟他们打照面,万一有的人放回去了还不当人,咱们可鞭长莫及。

    索性提前杜绝了可能。

    ” 袁朗想起一事,连忙又提醒了一句。

     并不是说,所有的伪军在经过思想改造后,会洗心革面。

     有的人良心给狗,狗都会嫌弃。

     独立团前些日子出了个事,放回去的一个伪军俘虏,把同乡两个战士的家人给点了。

     小鬼子找过去,威逼利诱让家人写信,把战士叫回来。

     家属不从,便惨遭杀害。

     虽然武工队后来把那个狗汉奸杀了,但无法挽回被惨遭杀害的两户军属。

     此事是个血淋淋的教训。

     在事前杜绝那种可能,总比惨剧发生了,再复仇的要好。

     王喜奎对于两名战士的悲惨遭遇深表同情,答应了一声,转身就去了。

     也不知道那些俘虏,看到那些村民了吗? 亡羊补牢,为时未晚。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