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13章,检验士兵成色的办法

首页
    “第四点。

    ” 袁朗的目光瞥向楚云飞,这话说出来就有点打脸了。

     “其实国人对白刃战中,大刀的作用高估,和抗战初期的宣传有一定关系。

     热河抗战时,二十九军大刀队夜袭日军阵地的“喜峰口大捷”,其实是一场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惨胜。

     但是在国民政府“士气可鼓不可泄”的宣传政策下无限拔高,吹到了“大刀报国”的高度。

     给后方军民对战争中大刀的作用,产生了不切实际的期望,还弄出来纷纷捐款打造大刀送前线的闹剧。

     前线部队盛情难却,不好推脱也只能收下,然后弃之一旁。

     大刀有没有用?如果没有趁手的武器,用大刀当然可以。

    可要是有条件,哪怕弄上一根长矛,也比大刀好上手。

     一味的鼓吹大刀厉害,就是不理智的行为。

    ” 这番话把楚云飞跟李云龙都给装进去了。

     楚云飞前面还说了,二十九军大刀队那么厉害,所以大刀厉害。

     现在被袁朗这么一说,脸上多少有点挂不住。

     楚云飞解释说:“宣传政策,那是没办法了。

    国家贫弱,国人信心不足,打了一场胜仗自然得大肆宣传,这无可置疑。

     对于刺刀比大刀的优势,你所说的都颇有道理。

    但我还有个疑问,既然大刀不如刺刀,那为何二十九军还要组建大刀队? 贵军也有不少部队,组建了类似大刀队的队伍吧,这又是为何呢?” 还是这文化人会说,李云龙虽然不会帮外人说话,但也要看袁朗的解释。

     说不好,那就是大刀比刺刀厉害。

     袁朗苦笑一声,“为什么装备了大刀,那是因为我们是个农业国,工业太不发达了。

     不论是二十九军,还是现在是八路军,很多还装备大刀作为格斗兵器并不是觉得大刀好。

     而是刺刀很难造,需要较好的钢材,机加工、热处理要求也比较高。

     我们的军队的步枪刺刀,经常损坏后得不到补充就是这个原因。

     相反大刀对钢材要求低,手工打铁铺就能打造,数量上补充容易。

     有兵器总比没兵器强,大刀再怎么着也能杀敌。

    ” 农业国遇上工业国的悲哀便是在此,连合格的刺刀都很难造出来,不得已用大刀……还有什么比这更令人沮丧的。

     李云龙听了不语,他知道这确实是事实。

     不过,自从兵工厂建立起来,陆续搜集到了一些机械,撬铁路的钢轨也解决了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