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07章,随风倒的墙头草

首页
    态度。

     于是,阎老西又找到了闲居道员、定襄人董崇仁,他是袁项城的门生,去和袁项城说项,表达归顺之意。

     空口说白话当然不行,阎老西的投名状是支持民国政府定都北京。

     这是公开与孙大炮唱反调啊——为约束袁项城,孙大炮要求袁去革命党控制的南京继任总统。

     两边正为这争得不可开交,作为革命党的阎老西却给袁项城送上了厚礼。

     非但如此,据说阎老西还将自己父亲送到北京,名为开眼界,实际上,是送个人质给袁项城,以求得袁的放心。

     袁项城见阎老西如此温顺,而革命党的立场也很坚定,索性卖了个顺水人情给阎老西,同意阎老西返晋。

     92年4月,阎老西回到太原,任了都督,并逐渐掌握了山西军政大权,一下子就是3年。

     另一经典是抗战初期,阎老西用“三个鸡蛋上跳舞”,来形容山西晋绥军与某委员长、兔党和日本人的关系 要尊重某委员长,借助他的力量,但不能让他的势力进入山西; 要提防兔党,但可以利用兔党动员山西群众来对日作战,维护他的利益; 对日本人的侵犯要反击,但也不能把脸给全部撕破了…… 用阎老西的话来说,“在三颗鸡蛋上跳舞,哪一颗也不能踩破”。

     他绞尽脑汁、煞费苦心: 既要联共,又要在暗中防共、反共; 既要抗日,又要在暗中和日、亲日; 既怕蒋、拒蒋,又要依靠蒋。

     这一套果然管用:某委员长怕阎老西投降,增加了对他的支援; 兔党为了使阎老西继续留在抗日营垒,减少了对他的压力; 日军为了诱阎老西就范,停止了对阎老西的进攻,并进一步勾结。

     虽然八路军眼下跟阎老西保持着一个相对的和平,但八路军不会忘记,三九年十一月的时候,阎老西配合日本人反共。

     制造了十二月事变。

     阎老西对决死二纵队,抗日政府,牺盟会干部,八路军后方工作人员大开杀戒。

     那一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