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赌戏,也有耐不住的玩起了叶子戏。
从他们那头的窗户望出去,正好能看清楚下边麦秸巷里的那座露台。
辚辚的几辆马车碾过砖面而来。
路中间已有候着的闲人把头扭过去看,见那几辆丹红车厢壁的马车行到露台前停了下来,心里大概有底的人就已经往那儿围了过去,果然,是一品斋的人过来售《石头记》下册了。
黑压压的人群,密密麻麻的像蚂蚁一般聚拢过去,这看在近处西大街任和店里食客的眼里,就十分有趣了。
他们执着酒盏,从撑开的支摘窗看出去,这并不宽敞的麦秸巷子里再也容不下多余的车马了,原本这一地带活动的人都被吸引了过去,今ri是天赐节,所以晚上出来走动的人很多,他们路过太学前后的几条街上,就不得停下来随波逐流一番。
“爹~~那个巷子里的人好多啊!”这是孩子的声音,而牵他手的正是向府二夫人甄氏,今晚一身素红长褙的二夫人很是端庄,旁边同样停下来看的,则是向府的二少爷向鞅,向鞅端午回来后在京中就少有走动,所以今儿趁着天se不错,就带着一众家仆在汴京的几处热闹瓦子逛逛,从御街的天汉桥一直往南而去,刚出了明德门的夜市,就听到太学那边传来的喧闹声。
“是那苏仲耕吧。
”他问。
甄氏点点头,“该是如此了,不然妾身可是想不出还有何人能闹出如此动静。
”
向鞅对身边的妻子一笑。
苏进和李清照的事情在汴京风传已久,只是平ri少有关注,所以等到临了这地儿才想起来,他与甄氏笑笑,对于那所谓的三约也是有兴趣的,所以在旁边管事常秦的建议下,一家人便上了临西大街的任和店里歇脚。
这任和店背后的大东家就是向府,所以这种选择自然是最好的。
酒楼的掌柜见甄氏和管事进来,火烧屁股般的去迎接。
向鞅瞥了眼掌柜,就随口问了几句酒楼生意,在知道今儿生意爆棚的回禀后,只是笑了笑,在手下人不解的神se下上了二楼,掌柜退下来催促小厮上菜,几乎向家三口才刚落座,就已经有一盘切好了的鲜鲈脍放在了桌上。
甄氏捏了捏八岁儿子的脸,“暄儿爱吃水荷蝦,夫君若是不随他意,怕是一整晚的都要那闹腾。
”
他们在二楼靠东窗的一处理想地儿,这次为了瞧瞧新鲜,也就不必去住那沉闷的雅间,而且今晚上,真正手头有钱的基本都会要这靠东窗的四方桌。
此时这向家三口坐好在桌前,要了几个jing致的小菜消磨,矮桌面半头的向暄在管家的搀扶下才坐稳在长凳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