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给抛弃了,为此,即便好不容易空闲下来,我也得去学习,毫无任何娱乐可言。
”
“直到有一天,我无意中看到了《谁在说话》这个节目,于是我顿时就被吸引了。
吸引我的不光是综艺的乐趣,更多的还有这些位选手们提出的新颖的观点,这些观点对我来说本身就是一种学习,毕竟学习不只是书本上的知识,还有眼界和见识。
最重要的一点儿,语言表达能力永远都是让一个人变得更优秀的标准,而在看了这个节目之后,我的语言表达能力明显增强了。
所以,我现在是这个节目的铁粉。
”
网友一杆大烟枪:“非常同意楼上的观点,我看这个节目也不止是因为他有趣,更多的还是因为他开阔了我的眼界,也充实了我的思维。
说白了,和大部分庸俗的节目不一样,这是一档有内容,有深意的节目,同时却也难得不让你厌烦。
”
网友开了新书求支持的瑞根:“话不多说,我对这个节目的喜爱根本就无法言表,只能摆上来两张《谁在说话》决赛的入场券来示爱了,顺便也装下b……”
可以说《谁在说话》的火爆是出乎了所有人预料的,在节目开始大火后,很快,一大批跟风的节目也就出现了。
什么《我在说话》了,《你听我说》了,这些节目不仅内容抄袭《谁在说话》,甚至连名字都可恶地跟风。
不过比较让人欣慰的是,毫无例外地,这些匆匆赶制出来的节目全部都夭折了。
别说跟《谁在说话》比了,就算跟普通的综艺都比不了。
刚开始两期或许因为接着风势能吸引来一些关注,但是很快这些关注就消失了,节目最后收视率惨淡的要死,只好无奈切掉了。
说白来,归根结底这些节目收视率差,就是质量和《谁在说话》差太多了。
选手们其实还好,国内各种各样的明星多了,大不了就给写剧本呗,只要电视台肯花钱,怎么还凑不出二十个大小明星来啊。
真正的问题在于评委的选择,算来算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