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百一十七章 给家人的惊喜

首页
    老话说,进了腊八就是年。

    早年间出门在外求生存的买卖人,通常都会赶在腊八之前回家,目的是为了喝上那一碗浓稠甜蜜的腊八粥,咬上一口家里腌的绿如翠翡的腊八蒜。

    用舌尖上中国那大爷的话来说,这就叫家的味道。

     腊八柳辣是能没赶上,不过小年他可碰着了。

    南方腊月24,北方腊月23,抛去日子的差异不讲,有一点儿是南北相同的,那就是小年这一天,是全中国人民祭灶并打扫卫生的日子。

     打从柳辣回来之后,老柳家就开始变得热闹起来了。

    张灯结彩,贴对子铺窗花,知道的是过年,不知道的还以是老柳娶二房呢。

     不光家里,饭馆儿里也得忙活啊,锅碗瓢盆,一切应用摆设之物,包括门外的牌匾招子,全都换成了带着年味儿的。

    西厢馆儿有规矩,和别的饭店不同,从大年三十儿到初七,西厢馆儿都是暂停营业的。

     这个规矩是因为柳洋河年轻时懒,家里也不缺钱,所以这几天就干脆不开业了,到腊月29就关门。

    现在倒是不用柳洋河亲自下厨了,但这么多年的习惯也已经养成了,要是突然改的话,只怕大家都会不适应。

     一到年根底下,是亲戚朋友走动最频繁的时候,老柳家也不例外。

    街坊四邻,西厢馆儿旁边几家店铺的掌柜,还有各色平时见不着面的远方亲戚,这两天都该来拜门了。

     中国人讲究有来有往,有去有回。

    人家来拜年之后,第二天柳辣就得跟着父母,拎着礼物,也上门去回敬人家,正所谓礼尚往来嘛。

     除了这些必要的来往之外,柳家还有另外一群特殊的朋友,那就是京津地区这一大票曲艺圈的同行们。

    人家敬重的是已故的柳老爷子,每到年节了。

    总会有一些有心的人,拎着或贵重,或朴素的些许礼物上门了祭拜。

     甭管人家拿的是好是坏是什么,这都是大面子。

    是情谊,是涨脸的事儿,老柳家必定会奉为上宾,好酒好茶招待着。

    不过这就没法回敬了,说不准哪位爷就是打从东北过来的。

    特意来看一眼,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