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46章

首页
    等到父子叙谈结束,庆功的酒席也刚好整治出几桌。

     西门卿牵着西门辰的手,父子二人一道入席。

     这场庆功宴席,很好体现了国人自古以来的酒桌文化。

     推杯换盏、喧喧哄哄,却不止于吃吃喝喝、热热闹闹。

     相比林冲等人节节攀升的战功,若有大业功成一日时,封王封侯是名正言顺,他们这些州县官吏的作用功劳,就没那么卓著了。

     在场这些官吏都明白开国功勋多武将,他们文官得退一射之地。

     西门卿洞悉明察,顺水推舟才有了这场庆功宴。

     宴席上,西门卿以上官、主公的身份,正式地嘉许了西门辰过去三月的优异表现,并按例奖赏了器物、锦缎和金银等物。

     作为上司的西门辰论功行赏后,自然少不了尽忠职守、勤恳办事的属下了,没等西门卿开口,西门辰就一一为他们请功。

     每一个被点名请功的官吏,此时更发现西门辰竟然对他们的功过得失一清二楚,点出不足之时又论功行赏,属实让人心服口服! 西门卿听从西门辰为属下的请功,挨个按例给与嘉奖,从奖给金银锦缎,到多发几月俸禄,或轻或重,每个有功者都有所嘉奖。

     如此这般,一场宴席吃罢,本就忠心的官吏更加死忠,直恨不得宵衣旰食、鞠躬尽瘁! 原本稍有不满,或对盐军和知州情绪平平只是混口饭吃的那些官吏,也都为西门知州的人格魅力而折服,好感倍增。

     更为重要的是,西门知州品性仁厚,西门衙内强壮早慧,盐军前景光明,未来可期。

     在场诸位,也敢死心塌地地追随西门知州,谋眼下生路,谋未来前程。

     宴席散时,已近傍晚。

     西门卿带着儿子,与吴用等人离了州衙官署,往盐场赶回去。

     吴月娘、西门大姐和吴大舅等亲人亲戚,还仍旧住在盐场宿舍区。

     路上,吴用与西门卿说起席上官吏,“……今日席间,有两名官吏是朝廷派遣来的。

    ” 吴用负责了安置朝廷派遣官吏一事,自然认得人。

     “此二人一为辛赞,其父辛寂、滨州司理参军,是去岁的新科进士。

    性情仁善正直,得中进士后未曾走动打理,适逢朝廷派遣官吏,便被添上名字派过来。

    ” 见一清先生说起席上两个朝廷派遣官员,西门辰解释道。

     “因其老家便在棣州东边的滨州,颇知盐军作风,辛赞对父亲和盐军并无恶感,平日做事勤谨、爱护百姓,儿子还算看好,便叫他出席了今日庆功宴。

    ” 西门卿很是放心,“辰儿行事一向细致谨慎,想来这辛赞必有出众之处,加以考察,未必不能收服。

    ”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