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40章

首页
    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72章不完全清白 ◎贩卖私盐?自谋生路而已◎ 给领导班子发完工资,西门卿又交代起来食盐的销路。

     因‘官山海’的盐铁官营,时下的食盐官营专卖,采取的是民制、官收、官运、官销。

     西门卿开设的沧州和无棣两处盐场,便算是‘民制’食盐。

     在原著里,‘走捷径探归七件事’剧情中,朝廷用仓钞换盐引——商人往边境运粮得了仓钞,再用仓钞换盐引的政策,分明就是洪武年间开启的运粮支边的“开中法”。

     考虑到金瓶梅‘写宋言明’的特性,时常会宋明两朝政策杂糅,全然是一个四不像了,也不奇怪。

     所以西门卿早在计划圈建盐场之初,就已经探明,食盐买卖也遵循“开中法”的盐引政策—— 官府为盐场划分销售区域,从盐场购买食盐凭证的盐引,商人从官府购买盐引,再持盐引前往所在盐场支盐,运往指定区域销售。

     盐场除非像山西解池盐,产量大、质量高,需要进贡和配给少盐地区。

     除早已成名的大型盐场,一般来说,刚开的盐场销售区域都是本省。

     因此,“……沧州和无棣两个盐场的产盐,都将销在山东本地。

    ”西门卿道。

     “我在山东生意场上也认识些人,已经放出消息,有那敢于冒险有拼劲的盐商,近日就会前往盐运司,求购盐场盐引,到盐场来运盐。

    ” “或也有保守些的,先到盐场来考察过,才会成交。

    ” 吴用不知从何说起,却觉大官人话中有话。

     直到谢希大问出:“哥哥可有去盐运司走动?那一干人等,没有三五万两白银进袋,便是有人上门买我们盐场的盐引,他们也不会卖的。

    ” 要不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