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找梯子下楼。
“你呀,打从小儿就去了京城,也没有嬷嬷在家里教导,难免不懂这里面的关关窍窍。
什么叫旁人笑话?咱们苏家,本就是世代书香”
苏一一笑道:“那往后依依改口便是。
”
老太太脸上的神色,才算好看了些,又问了些南陈的风物风貌,最后总结:“虽说文章传世,到底离南蛮近了,连士农工商的分别都不懂。
”
苏一一懒得和她费嘴皮子,这种老古董,要进行经济普及教育,那可不是一时半会儿的,她可没这个耐心
再提起宅子的时候,父女俩都不松口,老太太虽是气结,也就只能搁下不提。
饭后,老太太让苏沪和苏涓姐妹陪着苏一一去看“她”的房间。
虽然不乐意,但苏一一也不想跟这些长辈们呆在一起,有个借口正好,便应着起了身。
“九妹,你真的得了盛典的冠军啊”苏沪一脸的羡慕。
那些幼年时间的敌意,因为两人之间拉得越来越大的差距,而烟消云散。
做对手,也要实力差不多才有趣味。
差得太多,连争强好胜的心都没有了,还怎么嫉妒?
“只是运气好罢了。
”苏一一淡淡地笑道,“其实,若论真本事,我也不过勉强混进前三甲之列而已。
也不知道怎么的,那天的比赛如有神助,就稀里糊涂地脱颖而出了。
”
苏沪羡慕:“难怪当年大伯要让你进京呢若是留在永乐,恐怕就得不着这个风光了。
”
“那可未必”苏一一反驳,“魏先生的学问,也是极好的。
若是当年跟着魏先生学,也未必不能拿这么一个冠军。
”
“到底京里国子监的大儒们学问更深。
”苏沪却固执己见。
“大约是机缘巧合罢”苏一一不以为然。
如果没有苏庆华,她早晚也会进京的。
当然,也许成名不会这么早罢了。
“九妹,这是我们大宅里最好的一个房间了”苏涓推开了小院的一扇门,得意地表功,“这儿离祖母的住处最近,进深也大,房间开阔。
祖母吩咐下来,我和我娘就花了不少功夫收拾,家具和被褥全是新的。
等明儿裁缝上门,再替你缝些新衫子。
”
苏一一无可无不可地看了一眼,果然是费了不少心机,家具都是紫檀,迎面的厅堂上插着一只红色的松竹梅岁寒三友的象耳高瓶,插着时新的腊梅花。
果然比起苏沪自己的房间,还要更气象些。
“做衫子就不必了,在京里习惯,只穿一一女儿国出来的衣服。
”苏一一淡淡地拒绝了苏沪的好意。
她可不想有事没事再往大宅里走。
这一回,连苏涓也羡慕地两眼发亮:“九妹,一一女儿国的衣服,可要好几两银子一件呢”
“嗯,我也不常换,只两身儿就够了。
”苏一一敷衍,决定离大宅越远越好。
不过,苏一一还是错估了老太太对她的“宠爱”程度,她想不沾着大宅的打算,完全落了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