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天纵骄狂 第82节

首页
    未出银子买下来,只向小少年买了些孩童爱耍的玩物。

    正要离去时,他们却听得门帘簌簌翻动声,原是有人来串门。

     定睛一看,那掀门帘的是个满脸胡茬的男人,着一身破旧的大斜衽棉地袍子,手里把一只烟袋子。

    两人见了这人,惊呼道: “‘骡子’?” ———— 灯火如豆,映亮一间海草房。

    窗外檐下挂一只馒头笼,里头跳着一只白鸽。

    四面红花岗岩墙,一张旧六仙桌,几张马扎,一堆草垛,便是“骡子”在岱舆的家了。

     “骡子”将方惊愚和楚狂领进屋里,歉意地一笑:“寒舍低狭,委屈殿下和楚大人了。

    ” 方惊愚道:“无妨。

    咱们都不是娇贵人。

    ”他们寻地儿坐下,竹筒倒豆一般叙了一通话。

    僻地见熟人,几人皆觉格外亲热。

    一番讲述下,他们才知“骡子”当日虽遭风浪,但毕竟老到,抱着木板凫水到了岱舆。

    他本就在各关间畅通无阻,在岱舆也有落脚处。

    这些时日他虽也四处打探其余人下落,却在今日才撞上二人。

    至于那制奇巧物件的小少年,“骡子”旧时便常与他家有往来。

    当初出蓬莱天关时,楚狂托他造的那批“阎王鸣镝”便是在那铺子里竣工的。

     二人也将他们近来的遭遇叙说了一遍,“骡子”听罢,甚是感慨:“想不到两位如此能耐,竟已潜至谷璧卫身边!” 方惊愚蹙眉:“话虽如此,现时的咱们却拿他没法。

    你晓得船上的其余人去了哪儿么?若所有人聚结起来,众虎同心,说不定尚有与他一战之力。

    ” “郑公子尚不知下落,但小的曾听闻,有些船丁漂至岸边,被守卒捉去,押在圜土牢里。

    ” “那改日咱们悄悄去将他们放出来。

    ” “骡子”笑了:“殿下是有大本事之人,但尚不知岱舆有两处地方最危险。

    ” “是哪二处?” “一是近海,因那处有鼇首出没。

    鼇鱼是三仙山的根基,会对贸然近前的海船喷风吐浪,一着不慎,便会像咱们当初一般被浪头打散。

    且若遭鼇鱼一口吞下,那更是只得葬身于暗无天日之所。

    ” 方惊愚点头。

    “骡子”又道:“第二处,便是岱舆城关了。

    殿下切莫掉以轻心,谷璧卫、白环卫和碧宝卫分别名列仙山卫中的三、四、五位,他们联起手来,更是动地惊天。

    且岱舆有铁骑万人,要破这城关,决不似在瀛洲一般只斩落玉鸡卫一人的首级足矣。

    殿下欲要救人,难如登天。

    ” 这一席话讲得严肃,听得方惊愚掌心也冒冷汗,若要出岱舆城关,确是有别于蓬莱与瀛洲的艰险。

    然而看楚狂依旧一副颇无谓的神色,他又略略心安了些。

    方惊愚低声问他:“你不怕么?”楚狂说:“怕什么?” “出关这件难事。

    ” 楚狂道:“玉鸡卫都被咱们打倒了,还怕余下那几个小卒作甚?我的命也是殿下的,区区入死出生几回,无可畏惧的。

    再说,我若怕了,惹得殿下也怕了,这便不好了。

    ” 昏黄的灯光里,他的瞳眸润泽水亮,像盈着一双明月。

    方惊愚轻轻松了口气,道:“你既不怕,我也万万不会怕的。

    ” 几人正说这话,却听见一阵撒豆似的脚步声,一个眼蒙瘴翳、着麻葛衣的老妪忽推开吱呀儿响的木门,笑道:“二骡,家里有人来了?” “骡子”忙起身相迎:“娘,您且歇着,是两位贵客,儿来招呼便好。

    ”那老妪摸摸索索,显是两眼已看不清。

    方惊愚和楚狂头一回见到他家中人,吃了一惊。

    待“骡子”扶她回屋坐好,复返身回来坐下时,方惊愚问:“这是你娘?” “是。

    ”“骡子”点头,略带赧然地挠头,“她年岁大了。

    我在蓬莱中干的又是暗中营生,怕牵累她,还是让她在岱舆居留安心些个。

    ” “骡子”娘却坐不住,时不时出来招呼他们吃茶、递浇了酥酪的豚皮饼,一会儿给他们的马扎加只草垫,一会儿把着笤帚扫地。

    方惊愚对“骡子”道:“咱们身上有谷璧卫施派的活儿,便不多叨扰了,也免得扰了家慈清净。

    ” “骡子”欲言又止,这时只听他娘在下厨里叫道;“二骡,来帮把手择菜!”方惊愚拍拍他的肩,轻轻道:“去罢,你常年漂泊在外,而今便去多陪陪家慈。

    ” 两人与“骡子”道别,行将自海草房中离开,这时却听“骡子”叫道:“殿下,等等!” 回头一看,“骡子”已赶到门边,将檐下的馒头笼取下,递到他们手里。

    笼中白鸽扑翅,咕咕直叫。

    “骡子”道:“这是岱舆飞奴,想必先前如意卫大人也同两位讲过,此鸟翅健,可越万水千山。

    若二位对小的有甚吩咐,将亲书投入它腿上捆的信笼,将其放飞,它便能飞到小的这处。

    ” “多远都成么?” “骡子”眯眼笑道:“多远都成,哪怕是一路飞到蓬莱,也未尝不可。

    ” 说罢这话后,二人同“骡子”挥手道别。

    他们站在日光里,静静地望着那间海草房,从其透风的牗户里,能望见两个人影蹲在阶前择菜的模样。

    夕晖下,老妇银发莹莹,慈祥恺恻,带着一种故园般的暖意。

    “骡子”坐于其身畔,宁静垂头。

    这二人仿佛一幅恬然天成的画景,忽教方惊愚感到一阵莫名的怅惘: 久居于外的“骡子”也有自己栖泊的港湾,自己的故乡又在何处? 他已不能再返蓬莱,便似一支开弓之箭般一路向前,无可留驻之地。

     忽然间,他感到指间一热,扭头一望,却见楚狂紧牵住了他的手,密不可分,和暖如春。

    楚狂一手提鸟笼,另一手捉着他,笑嘻嘻道:“殿下还没在岱舆街上逛够罢?走,咱们的巡城之事还未竟呢!” 方惊愚忽而心宽了。

    而今他又有何可忧心的呢? 他若是航船,楚狂便是他的锚。

    当日在蓬莱时,楚狂曾为救他,突破重围而来,牵住他的手,誓要将他带出天关。

    而今他一如当日,紧紧握住那只手,脸上也如冰消雪融一般,头一回在此地露出了淡淡的笑意。

    在他们面前,是一道声与光汇作的洪流,万人攘攘熙熙,沸反盈天。

    他们如两只飞鸟,行将扑入这形色世界。

     一片喧声里,方惊愚低低地道,像在应答一个千年万载前便有的承诺: “好,我和你走。

    ”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