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
关键是还买不到,现在的粮食,一天一个价格。
谁也不知这旱情到底要持续到什么时候,万一到了连他们府中都缺粮的程度呢?
所以又舍不得也不敢这时候把粮捐出来。
各家都想看看别家打算如何做,便暂时持观望状态。
谁知晚上便传来了五皇子原打算挨家上门来要粮,紧跟着又有沈拾琅那么一番话。
各府哪还能坐的住,赶忙让下人清理了库中的粮食具体还有多少。
连夜打听柯家和梁家都捐了多少粮。
不见得要捐的比他们两家多,但一定不能比他们两家少。
最后府中商议了一下,凭五皇子那话,他们也不敢捐出更多。
便跟梁府和柯府捐一样的数量了。
显然梁府和柯府也是商议过的。
于是第二日,行馆外突然停满了马车,都是各府派管家过来送粮的。
马车中满满当当的都是各府捐出的粮食。
光是卸货都要花好长时间,马车在行馆门口排起了长队。
有了崇安这边的带头,这边的消息也在沈拾琅的推波助澜下,在西北各地传开。
甚至还有传言五皇子和沈拾琅要去各地视察,看看谁府上的存粮多。
甭管这件事情是不是真的,但其余地方各府也都紧张了起来。
与其真等五皇子和沈拾琅过来,不如自己早早地捐出来。
各府衙相继收到不少捐粮。
沈拾琅收到各府衙送过来的书信,微微一笑,“有这些粮食,又可以撑上一阵子了。
”
而沈拾琅给的各个粮商的五日期限也到了。
有几家粮商交出了一些粮,但不算多,与各府捐出的粮食差不多。
五皇子看到都气笑了。
“那些府上的存粮可比不上粮商的,结果粮商交出来的竟跟各府差不多。
”五皇子冷笑,“我们又不是白要他们的粮,说了是按照正常市价的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