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18节

首页
    院念书,后来臣进宫到了陛下身边,他们俩在一块儿念书的时间倒更长些。

    ” 赵鸿煊点点头,没有继续这个话题,他要挑拨赵敬渊与宋家的关系自然不会傻到做得太过明显,时不时来这么一下,时间长了,赵敬渊自然心中会有刺。

     皇宫端午宴无非是一些老套路,觥筹交错间,君臣一番客套,互拍马屁的环节过后,皇帝赵鸿煊提议作诗助兴。

     施国公朝上边拱手道:“陛下,往年这端午作诗来来回回都是几张老面孔,今年不若给在座的小辈们机会,图个新鲜热闹。

    ” 施国公对自家外甥杨睿有信心,外甥喜好诗文在南州府是出了名的,他誓要让杨睿压过宋景辰一头。

     赵鸿煊岂能不知施国公的那点小心思,但施国公开口,他不能不给施国公这个面子,微微点头道:“那么,就依国公所言。

    ” 语毕,赵鸿煊目光向下扫视一圈,扬声道:“景辰,你便抛砖引玉,以端午为题赋诗一首。

    ” 随着赵鸿煊话落,殿内众人的目光齐齐汇聚到一身红袍的宋景辰身上。

     聪明人谁看不出赵鸿煊同施国公两人这是又斗上了,你施国公想让你外甥出风头,我偏就要宋景辰压你外甥一头。

     就算你外甥作得好诗又怎比得上宋景辰圣眷正隆,得皇帝亲口点名。

     被皇帝点名的宋景辰:“……” 还能不能让人好好吃个饭了,你们俩打架非要把我拉扯进来助个兴? 宋景辰在南州府就知道杨睿对诗词有种病态的执念,在施楼一事上他又被动欠了扬睿一次人情,是真不想同杨睿对上。

     另外杨睿作那诗,他实在不敢恭维,施国公简直是在坑外甥而不自知。

     算了,谁叫他欠杨睿人情呢,这把还是他来吧。

     在一众注视下,宋景辰硬着头皮起身,朝皇帝的方向拱了拱手,“臣不敢欺瞒陛下,比起作诗,臣对赚银子更有研究些,臣能不能……能不能……” “能不能什么?”赵鸿煊听他支支吾吾着急。

     宋景辰厚脸皮道:“能不能让臣捐银免去作诗之苦。

    ” 捐银免去作诗之苦, 免去作诗之苦, 作诗之苦, 之苦… 一殿寂静无声。

     杨睿低头不语,宋景辰会不会作诗他心中最清楚,不会作诗能说出“零落成泥碾作尘,唯有香如故?” 景辰是不想让他难堪,外公提出让小辈作诗之时,他就只能赢不能输,实际情况是他到了京城才知道以前的自己有多么可笑。

     不是他诗做得真有多好,是他身边那帮人太会吹捧逢迎,让他不知道自己到底几斤几两了。

     御案后,皇帝赵鸿煊以手遮脸笑得肩膀抖动,好半晌他才稳住,抬首笑道:“作诗对你来说就这般难受?” 宋景辰脸上的表情再认真不过,他抬眸道:“陛下,作诗确非臣之所擅长,臣观今年京城的雨水似是较往年多,依照经验,端午过后汛期到来,雨水将会更多,落京城,尤其南城地势低洼隐患犹多,所以臣愿捐银修缮京城的排水。

    ” 众人:“!!!” 满朝文武就数你最会。

     韩骏抬头仰望宋景辰,脑门上一个硕大的“服”字,咱就说谁能做到景辰这般收放自如的?前一刻你以为他是笑话,后一刻你发现自己才是笑话。

     ——人家宋景辰是神话。

     龙椅之上赵鸿煊的表情略微妙,顿了顿,他道:“朕听说你为了买下那施楼将自己睡觉的床都拉去当铺当掉了,你手里还有银子?” 宋景辰拱手道:“陛下不必忧心,我爹有。

    ” 赵鸿煊:“……” 众臣:“!!!” 好一个“我爹有!!!” 宋景辰补充道:“陛下,我爹就我这这么一个儿子,他不会见死不救。

    ” 赵鸿煊就乐:“你买施楼之时你爹貌似袖手旁观了吧?” 宋景辰:“陛下,这不一样的,这次臣若不兑现承诺便是欺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