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32节

首页
    宋三郎:“左右等新房子建成就好了。

    ” “那你跟这屋陪孩子睡一晚上吧,我去把被子给你们抱过来。

    ” “嗯。

    ” 虚惊一场,宋三郎陪着儿子躺下,宋景辰感觉好没面子,在野猪面前都没趴下,被个小小的老鼠吓着了,自己给自己找补,“爹,我不是害怕老鼠,就像有人看到血会晕倒一样,我可能有点晕老鼠。

    ” 宋三郎拍了拍他,“嗯,爹知道,你晕老鼠。

    时候不早,睡觉吧。

    ” 宋景辰往宋三郎身上靠了靠,“爹,陛下对我这般嘉佳,你就没有什么话说么?” 宋三郎:“嗯,再接再励。

    ” 宋景辰:“还有呢。

    ” 宋三郎:“不骄不躁” “还有呢?” “还有就是要宠辱不惊,好的,坏的,过去的就让它翻篇儿,往前走,往前看。

    ” “还有呢?” “暂时就这么多,没有了。

    ” “我还想听。

    ” “想听什么?” “你还没夸我呢。

    ” 宋三郎乐了,道:“皇帝对你的溢美之词还少吗?” 宋景辰坚持:“你还没有说呢。

    ” 宋三郎揽了揽小孩的肩膀,温声道:“爹爹以我儿为荣。

    ” 宋景辰:“爹,我也以你为荣。

    ” “好孩子,快睡吧,春天正长个子的时候呢。

    ” “爹,你也闭眼,一块睡。

    ” “好。

    ” 月光如水,静谧的夜色中只有偶尔的虫鸣与身边小孩平稳的呼吸声,宋三郎闭着眼睛亦慢慢沉入睡梦中…… 翌日的早朝。

     文昭帝把宋景辰提出的“官租牛”想法扔给群臣讨论,张璟带头支持。

     第一:这官家出钱购买耕牛租借给农人,短期看是朝廷花了一大笔投入,可若从长期来看并不亏本,且是双赢局面,相当于是官府同农人共同分担了养牛的费用与风险。

     老百姓买一头牛需要一下子掏出七八两银子的成本,这对大部分百姓来说负担不起,可若是由官家购买后在农忙时租借出去,百姓只需在使用时付出少量的租金即可,这就变相解决买不起的问题。

     另外这一头牛可以反复租借给不同的人,租金加起来,绝不会亏本。

     当然,若是有人觉得长期租借不划算,亦可以签下合约,先把牛牵回家,而后按年或者是按月分期付费,当然还的时间越长,利息也会相对高一些,偿还时间短,则利息相对低。

     第二、此法保证了朝廷获利,朝廷获利后便有能力购买和养殖更多的耕牛租借给百姓,百姓有了牛,就可保证地里收成,地里收成上来,既可保朝廷赋税,又可保证百姓吃喝,养不起的问题也等于是解决一大半。

     张璟能想明白的问题,其他人亦不是傻子,都觉得这主意不错,纷纷好奇到底是哪个能人想出来的招儿。

     有消息灵通人士想到昨日皇帝对某个八岁小孩的大肆嘉奖,不由愕然——这总不会是他一个小孩子能想出来吧? 正好奇着,就听上面文昭帝笑呵呵道:“众卿可是好奇这等奇思妙想是那个想出来的?” 卖了个关子,他又自问自答道:“此子乃是陈宴安书院中一个名为宋景辰的八岁孩童。

    ” 这就是当着满朝文武点名表扬了。

     这种公开场合的称赞可不仅仅是排面问题,这代表了皇帝对宋景辰的态度,哪个跟宋景辰做对,呃……差不多就相当于否定皇帝肯定的人。

     众臣纷纷应和,八岁小孩嘛,再怎么妖孽也挡不了朝中诸位的道,更威胁不到他们的利益,乐得夸赞一番。

     只是这“官租牛”巧妙解决了养牛难题不假,可眼下却有一个最大的问题摆在面前——朝廷买牛养牛的银子打哪儿来? 此举若是要在整个大夏推行,合计下来投入的银子少不了,以前的大夏国库还行,只近几年边关不安生,虽无大仗,小冲突不断,一年下来平乱的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