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21节

首页
    宋景辰淡淡开口道:“因为人不光可以当牛使,还比牛更便宜,不像牛一样干活的时候要养着,不干活的时候还得养着它。

    ” “辰哥儿,我们坐在这里讨论这种无聊的问题有什么意义吗?”人群中有人站起来道:“牛合适就用牛,人合适就用人好了,这不是很简单的问题。

    ” 第134章一头牛被引爆了。

     自己书院的学生能说出如此让人无语的话来,陈宴安脑门儿冒黑线,只能说勋贵子弟们远离平民百姓的生活太久,不知世事,亦不把人当人,真真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

    ” 宋景辰没有着急反驳对方,他点了点头道:“这位同窗的想法亦是一种观点,我想在座之人有这种想法的亦不在少数,其实在没有做调查之前,我亦是从史书中的只言片语中知道耕牛对农人很重要,具体有多重要从未深想过,只觉耕牛也好、农人也好,都不是我要操心的事。

    ” “直到我了解到更多关于农人与牛,这些我们暂且不谈。

    ”略停了一下,宋景辰道:“我想问在座诸位一个问题。

    ” 郭午配合地大声道:“是什么问题?” 宋景辰:“诸位试想,我炎黄子孙从刀耕火种发展到如今盛世繁华,究其根本是因为什么?” 问题太大,镇得四下鸦雀无声,就连陈宴安以及书院的先生们都陷入了深思。

     呃……冷场了,宋景辰朝郭午使眼色。

     郭午头大,心说哥们儿你这太坑啊,他们都不知道我能知道? 郭午硬着头皮接话:“是啊辰哥儿,这是为啥呀?” 宋景辰:“你觉得呢?” 郭午眼珠子转了转:“我觉得我现在应该洗耳恭听,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 宋景辰扑哧乐了,露出两小虎牙,他那两颗牙还是乳牙呢,小小的带一点点尖,可爱得很。

     一众师生都忍俊不禁,笑出了声。

     宋景辰清了清喉咙道:“既然没有人说话,那我就抛砖引玉,说说我的一家之言。

    ” 科举班有人起哄,“辰哥儿,你就赶紧说呗,我等洗耳恭听你有何惊人高见呢。

    ” “——我看不若你先去洗洗嘴,欲言而不言,他人言之,又乐见其败,阴阳怪气、害人不利己!” 说着话,宋景睿一甩袍袖,振臂而起,“羞于你为伍!”说完,便冷着脸走到离说话之人最远的角落处。

     众人:“……” 起哄谁不会呀,郭午忙不迭地拍拍屁股站起来,“对对对,你行你上,大家若谁觉得自个儿能回答出来,赶紧抓紧喽,俗话说得好,出名要趁早,人甘罗十二岁就拜相了,说得好没准儿入了陛下的耳,连科举都不用考了一步登天,机会难得,大家别犹豫,是骡子是马您赶紧出来溜!” 郭午这话也够损,不敢说你们就是一群蠢材,站出来说你们不是骡子就是马。

     一众科举班的学生怒视他。

     郭午两手一摊,“可别说没给你们机会呀,给你们机会你们不中用呀。

    ” “跳梁小丑尔!”科举班有人气得回怼他。

     郭午不要脸道:“你急什么眼,我跳你家梁了?怎么,兴你跳,就不许别人跳,有涵养你憋住别吭声呀,跳出来显那门子眼。

    ” 陈宴安嘴角直抽抽,郭午这小孩读书不成,吵架拌嘴有一套,给他换上身衣裳,大鼓一敲,他能给你整成相声场,瞅了郭午一眼,陈宴安老神在在不吭声,他想看宋景辰如何处理。

     陈宴安都不吭声,其他先生们自然是以陈宴安为准,也都不吭声,心下却暗自偷笑:你别说,这郭午说话一套一套的,还挺逗趣儿。

     先生们喜欢吃瓜看戏,学生们也一样喜欢看热闹,一时间竟然没有一个上来劝架的,最主要数理班的学生见己方力压对方,看着解气! 而科举班的学生则是没人敢出来同郭午应战,郭午不考科举想说什么就说什么,什么难听说什么,他们这些读圣贤书的人得注意影响。

     俩人越吵越来气,眼看就要打起来,按理说当人面宋景辰肯定得先管自己人啊,宋景辰偏不。

     那个说用人和用牛都一样的学生纯粹是无知,他不与无知之人计较,刚才起哄的学生却是不怀好意了,凭什么惯他这臭毛病?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