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给古人直播从重婚案庭审开始 第75节

首页
    年间的播州土司杨应龙献好木材七十棵受赐飞鱼服和都指挥使职…… 森林枯竭、水土流失,已有千百年之久。

     历朝历代的有识之士也都很清楚。

     但是没办法。

     “当然没办法。

    ” 明朝位面。

     明成祖时期。

     朱棣双手一摊,露出一个无奈的表情,“煮饭、烧水、取暖,修房子、打家具,造车、造兵器,建桥,修陵寝……哪一样不需要砍树?” 千百年皆是如此,人越多,需要的木头也就越多。

     就算是各地当官的知道多种树,那树长得能有砍得快? 田间干草都被捡来当柴火烧了。

     要说保护山林……百姓的生存都成问题了,还谈什么保护树木? ——所以也不是古代的人们不懂得要喝热水,不懂得要勤洗澡,不喜欢吃热食喜欢冷菜,而是没有那么多木柴给他们烧啊。

     明清两朝的君臣富商看着天幕上的林省和江城可是眼热得很。

     那么高的植被覆盖率,得有多少适合建房子、修宫殿、修陵墓的好木头! 姚广孝听着姜海蓝叭叭叭他们不用进山、不用砍木头,沉沉地叹了口气,“他们用了‘电’,‘电’能够照明,能够做饭,能够取暖。

    ” 从看到天幕以来,大家见识到了照明的“电灯”,吹风的“电风扇”,让室内冬暖夏凉的“空调”,取暖的“电炉桌”,洗衣服的“洗衣机”…… 这些都是用“电”。

     虽然不知道天幕上的人是如何得到、使用“电”的,但想来应该是不用烧木头。

     做饭、取暖这两件大事不需要砍木头了,那自然能够节约不少木材。

     夏元吉闻言点了点头,“你们还记得姜海蓝从林城开车去江城,一路上过的桥吗?” 丘福明白了他话里的意思,道,“还有江城横跨汉江的大桥。

    ” 夏元吉道,“那可不像是木头和石头。

    ” 朱棣两只手背在身后,目光幽幽,“他们的大船也不像是木头建造的。

    ” 朕造大船也要很多很多木头,去云贵川搞吗? 解缙重复了一遍姜海蓝所说的词,“蜂窝煤、钢炭、沼气、煤气、天然气、液化气……”他摇了摇头,“也不知道这些都是什么。

    ” 杨荣做回忆状,“先前,姜海蓝做饭的时候,不是说过……” 她当时是说了什么气来着。

     姚广孝捋了捋胡须,“他们有这么多可替代品,是不需要大量砍伐树木。

    ”树木、藤蔓、杂草,自然是能够着装生长。

     夏元吉轻声念了一遍,“有工业化才有绿水青山?” 朱棣眉头皱起,“所以,什么是工业化?” 解缙几乎是下意识地脱口而出,“工业革命。

    ”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