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何种情况,还能不能来得及改正,就连嬴政也说不好,只能说万幸庆幸让他如此早的发现这些!
难怪雍月总说想要治理好国家儒法缺一不可,事实看来确实如此。
而今嬴政将韩非叫过来,也正是想要试行一下儒法结合后的治理思想,如果儒法结合能将跟秦国积怨依旧的赵地黔首安抚好,那就说明他与雍月的结论是正确的,他也可以正确规划好大秦未来的发展方向。
而李牧‘叛赵’正好可以成为规划赵地统治的开头,用这件事作为铺垫,可以使秦国接下来接管赵地的工作起个好的开头。
至于为什么选择让韩非来做此事,嬴政也是经过深思熟虑的结果,其原因有三。
一是韩非虽然是法家之人,但却是儒家荀子的弟子,无论是儒家思想还是法家思想他都皆有涉及且能融会贯通;二是韩非在韩国当过郡守,在魏国战后也有安抚黔首的经验,算是熟手;第三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因为韩国被赵国所灭,身为韩国后裔的韩非对于赵民来说就是苦主,能在某种意义上缓解赵国黔首对秦统治的抵触,也可以成为赵秦微妙关系的缓冲人,就冲这点让韩非治理赵地就比让他们秦国派人过去强上百倍。
而且刚刚韩非还通过了嬴政的考验,让嬴政相信韩非不会因为私仇在赵地不顾法度欺压黔首,如此看来韩非还当真是派往赵地治理黔首的不二人选。
不过话又说回来,以上这些还有个大前提,那就是他们秦国得先把赵国打下来,不然他嬴政想的这一切都是纸上谈兵,毫无用处。
如此思虑完,嬴政在考验完韩非后,便将自己的想法对其和盘托出。
就连自己刚刚考验韩非的事情也一起说了出来,愣是让本就在嬴政面前傻白甜的韩非感动的不要不要的。
被嬴政感动到泪如雨下的韩非:“……”
家人们,